謀士張良如何做到功成身退?

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項羽,成功建立漢朝,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可謂是功不可沒。然而他們三人雖有汗馬功勞卻也免不了劉邦晚年的猜忌。“漢初三傑”之中的韓信下場最慘,以謀反罪被殺,並被誅殺了三族。而蕭何則遭到劉邦的懷疑,而被下獄。最後劉邦念及蕭何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因此將蕭何釋放出獄。但從此,蕭何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但是三者唯一功成身退的則是張良,張良是有什麼能力讓劉邦放過了他。

謀士張良如何做到功成身退?

作為“謀聖”,張良的智慧一直為人所稱讚,鴻門宴上救劉邦一命,下邑畫策為劉邦奪取天下指明方向,在劉邦稱帝后,獻計為他想辦法消除大臣們對於自己可能會得不到封賞的不安……如此種種,為劉邦最後的勝利和統治的鞏固起了很大的作用,怪不得劉邦會親切地稱他為“子房”。

謀士張良如何做到功成身退?

不僅如此,張良對呂后也有大恩。在登上皇位之後,劉邦非常寵幸戚夫人,甚至想廢除呂后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讓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代替。劉盈和呂后的命運是一體的,兒子被廢,自己的皇后之位肯定也保不住,母子都會有性命之危,焦急的呂后四處找人求助,多方籌劃,想要改變劉邦的心意,卻收效不大。是張良,先是站出來為他們向劉邦求情,後來又指導呂后請出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輔佐劉盈,終於改變了劉邦的想法。

張良的遠離政權、不理朝政取得了劉邦的信任。在此後劉邦排除異己的過程和皇室之鬥中都極少參與,儘量避免自己被捲入其中,使自己沒有給劉邦帶來威迫感,從而免於被誅殺的下場。

謀士張良如何做到功成身退?

張良說:“韓國破滅後,臣已淪為一介布衣,好在皇上不厭棄,留在身邊,臣已感到非常滿足。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請陛下收回成命吧!”

留地是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也是劉邦起兵的地方,張良主動要求去留地,一則表明了自己沒有野心,二則表明了對劉邦的感激。劉邦當然爽快地答應了張良的要求,封他為留侯。

謀士張良如何做到功成身退?

張良的智慧,劉邦死了,張良雲遊天下;呂后報恩,張良辭別隱世。正是這份智慧,成就了張良後人,2000多年的平靜生活。正可謂是大智慧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