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图片

图片

《中国日报》整版专题报道截图

图片

图片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左三)深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

3月14日,长沙最后一名在院治疗确诊病例出院,长沙市在院确诊病例已全部清零,在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长沙市开启了复工复产的工作目标,全市上下形成了“冬开损失、春开夺回来”的复苏经济的氛围。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在全市提出:“要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想方设法将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即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的目标任务。”

早在2月5日,三一集团就在长沙举行复工仪式,三一在湖南的8个生产园区逐步复工;吹响了长沙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号角。2月20日,长沙在建的地铁3号、5号线全面复工,千名工人奋战在施工一线;3月10日,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正式授牌,12个项目签约落户雨花区……长沙企业复工规模不断增大,企业生产逐步恢复走向正轨。

为了加快企业复工的节奏,全市划分为六个片区,建立六个工作组,建立驻企防疫联络员制度,近5000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成为驻企联络员,着重帮助企业协调联系疫情防控、政策衔接、服务保障等工作。

长沙县城管局驻企防疫联络员盛振宇就是其中之一,他负责帮助长沙好韵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工作。2月14日,好韵味顺利复工,根据工作流程安排,员工们的食宿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

好韵味总经理胡有平对此非常满意,“驻企联络员工作很细致,从防疫到生产和销售遇到问题他们都会及时反馈解决。”公司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不仅如此,公司策划已久的电商平台也正式投入运营,目前线上日销售额可达2万元左右。

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2月初以来,长沙每天通过视频调度会议,对全市各类重大项目开复工工作进行调度。22名市领导联点产业链重大项目29个,通过实地考察、促进银行与企业合作、招商引资等措施,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实行网上办理,加快推动新建项目开工、在建项目建设、储备项目落地。

在湖南湘江新区麓景路南延线隧道工程施工现场,310名工人迅速集结,恢复到年前生产水平。3月10日,项目迎来春节后首个重大节点——西主线隧道全线贯通。

位于雨花区的长步道机器视觉光电产业生产基地集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 是与广州Chiopt Optotech公司联合开发的项目。5层检验检测试验大楼、3层生产车间大楼将于今年6月建好,9月投产,其余的5层生产车间大楼、倒班宿舍、停车库、备用房等也将整体提前建设。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各类工业光学镜头80万颗、工业相机40万台、车载镜头及其他镜头150万颗、工业光源8万套的生产能力,成为辐射全球的光学镜头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总部示范基地。

截至3月底,长沙新建重大项目已开工369个,续建重大项目复工860个。

图片

图片

自动道路清扫车给公共区域消毒

抗疫期间大放异彩的“黑科技”

在疫情防控期间,长沙通过诸如无人机、智能驾驶和3D打印等最新科技为长沙复工复产注入科技力量。

一辆无人驾驶的银色小车,自动行驶于食堂与单位的道路上。等待就餐的人员扫一扫车身上的二维码,就能取出一盒盒热气腾腾的饭菜。为减少复工人员接触,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11日全新上线无人送餐车。一台无人送餐车便可服务近百人,每日送餐达200份。此外,该公司的无人配送车还承担起湖北部分地区的邮政投递任务,为“无接触”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复工复产后,居民社区人员更加密集,宣传防疫知识、检测异常情况、保障环境卫生更是样样不可少。在东方红麓谷星辰小区上空,常常盘旋着一架无人机,不仅监控社区环境,还定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居民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最新防疫知识。无人机的红外热成像功能,还能随时对行人进行体温检测,一旦温度超过37.3℃,机器便会自动报警。

社区道路狭窄,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座椅、健身器材等易于病毒留存和传播的公共设施不易打扫,且普通环卫工人的工作模式难以保障工人安全。天心区酷哇机器人企业推出智能驾驶环卫防疫消毒机器人,可在社区中一边自由行驶,一边对公共设施冲洗消毒,还配备手持喷枪对垃圾桶等难点进行加强版处理。

护目镜是此次医护人员战“疫”情的必需装备。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既有3D打印技术储备,仅用7天时间紧急研制生产出医用护目镜。该集团增材制造事业部总经理杨凯介绍,“3D打印的护目镜重量只有普通护目镜的四分之三,还可根据个人面部数据实现私人化定制。”公司内50余台3D打印设备正24小时不间断工作,日产护目镜超300个。

图片

游客游览长沙铜官窑古镇。

餐饮旅游重现烟火气

三月春暖,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城市也渐渐在复苏。在长沙的各大商业街、商场和旅游景点,在做足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人气也在逐渐恢复。在家“宅”了许久的人们开始上街购物、进店就餐、出行踏春。

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上,“茶颜悦色”的店前排着长队,每人都隔着1.5米的距离。外街一楼的商铺也都基本开门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步行街人流量达到正常人流量的八成左右。

岳麓山和橘子洲旅游景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各大景区从硬件和软件上精准防控,采取严格消毒、无接触服务等措施,严控景区点、游乐项目和交通观光车承载量,以安全运营、有序开放为原则,客流量正在理性缓步回升。据统计,目前长沙有超九成的A级旅游景区已恢复开园。

为了促进市场复业,长沙市制订了蔬菜批发市场保供应奖励和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生鲜门店开业经营的奖励政策。早在2月4日,全市32家大型商超企业、132家门店就已全部正常营业,209个农贸市场实现开业。

正在公交车站侯车的江先生略有感慨地说,最近一段时间,路上的车子一天比一天多,开车出行的人也要找停车位,以前马路两旁的停车位空荡荡现在都停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