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7月5日,第二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在擁有2700多年曆史的平遙古城開幕。王開方攜《金磚圍城》亮相古城,與世界範圍內的六十餘位藝術家共同參與這次以“InBetween(之間)”為主題的雕塑節。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本次活動藝術家代表合影

本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由烏爾裡希·勞克、彭鋒出任總策展人,邀請靳尚誼、邵大箴、高里昂出任總顧問。雕塑節以“之間”為主題,旨在喚起人們對中國傳統智慧的記憶,同時讓大家意識到現代與傳統之間的巨大差異。這種“之間”不僅體現在展出的作品中,而且讓身處在不同國家的雕塑家聚在古城中心,讓藝術與人,與古城,與世界產生歷史性的對話。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金磚圍城》 王開方4.2×4×2.4m,不鏽鋼鍍鈦金,2019年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王開方作品《金磚圍城》現場照片

王開方的《金磚圍城》位於平遙古城的電影宮廣場中央。作品由五塊金磚圍合成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空間,觀眾在此徘徊、穿行,以各種角度姿勢合影、自拍,與之互動。王開方表示,“之間”是東方哲學中的微妙狀態——中庸、混沌、包容、跨界……人類命運共同體描繪的也正是人類的“之間”。體會“之間”之奇妙,之美妙,只有進入期間。在《金磚圍城》中的穿行是帶有娛樂性和危險性的,正像我們生存的空間,喜悅中充滿各種危險,也因危險而更添喜悅。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王開方作品《金磚圍城》現場照片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在王開方作品前笑談“金磚圍城讓人找不到方向”

《金磚圍城》中,空間被一層層地複製摺疊,城市、自然與人被分割成片段混雜重複著在一起,但被粉飾上金色自作美好,在歡樂中人們迷失並重新探尋著方向,成為我們現在生活的映射。金磚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王開方的《金磚》系列在此次古城亮相的同時,也正在有600年曆史的北京紫禁城及紙醉金迷的澳門賭城進行著與“城”的對話。“金”在文明發展中有著近乎永恆的地位,不管是瑪雅、古埃及,抑或近代都城、現代文明。文明的更迭下,什麼才是永恆?什麼才是進化的方向?藝術家藉由“金磚”這一載體發出了質詢。

王開方:平遙古城裡的《金磚圍城》

王開方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的《金磚》雕塑

正像本次開幕式上平遙縣委副書記石勇所說:“雕塑是城市的眼睛,是藝術的歷史,是文化的結晶。”來自不同國家的雕塑家們,試圖用自己的作品在快速變化的當代社會闢出一片淨土,讓我們身處世界之中又置若世界之外。就像平遙古城,彷彿截斷了歷史的洪流,給了我們一個“之間”去瞻前顧後,談古論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