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前幾年,在一次拍賣會上,拍出一對永樂年間的御金磚,最終的落錘價是80萬,雖然說是金磚,但並不是純黃金白,只是一種很誇張的說法而已,既然不是黃金的磚,為什麼能賣這麼高的價錢,紫禁城裡這種磚還有很多,那得是什麼樣一個巨大的財富啊。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據史料記載,在明成祖朱棣宣佈定都北京之後,就開始興建皇城,也就是現在我們見到的紫禁城,也就是故宮,經過各種各樣的設計之後,在鋪就什麼樣的地磚上犯了難,要顯示出皇家的氣勢,又要堅固耐用,當時的工部負責人叫剻祥,最終在多方考查之下,選擇了蘇州的陸慕磚窯。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選擇蘇州的陸慕窯呢,就是因為,在陸慕窯的周邊產一種品質非常優良的土,這種土燒製出來的窯,密度非常大,非常堅硬,不容易損壞,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可見這裡的土質優良,燒製出來的磚密度之大,所以,皇帝非常喜歡這種磚,賜名御磚,整個故宮就使用上了這種磚。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有的玩家會問,看電視劇裡面,很多故宮的場景都是木質地板的啊,也不是地磚的啊,其實那只是劇組搭設的造景而已,而真正故宮在修建的時候,都是用方磚鋪地的,因為早在2000年前的春秋時期,就有用地磚鋪設道路,而皇帝大修皇城,肯定也要考慮到很多方面,比如要追求完美,要堅固耐用,要具有一定的修飾性,所以鋪設地磚是最好地選擇。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當故宮建成之後,因為老百姓無法進入故宮,所以從外面的金碧輝煌,大氣磅礴來看,老百姓都認為這樣的皇城,肯定都是以金磚鋪地的,就這樣,慢慢的,故宮以黃金為磚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了,但是故宮並非真的用黃金的磚鋪地。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而是一種由蘇州陸慕御窯生產出來的方磚,有三種尺寸,一種是二尺二見方的,一種是二尺見方,另一種是一尺七見方的,這種方磚顆粒感很弱,非常細膩,密度大,敲擊聲音清脆,最原始的名字叫做京磚,但是後來口口相傳,慢慢的變成了金磚。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而就這樣一塊磚,怎麼就價值這麼高呢,就算是土質好,這價格也太高了吧,其實價格高自然是有道理的,首先歷史價值就不低,再加上這樣一塊磚工藝非常複雜,一塊磚從取泥,到成形,大概需要兩年的時間,所以,這樣一塊磚,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磚。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就製作這樣的磚,取泥就是非常繁瑣的一個過程,需要經過掘、運、曬、椎、漿、磨、篩等步驟,才能製作成適合的泥,就這一個取泥的過程,就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首先,泥都是取自於太湖,泥質要求也很高,並非是所有的太湖泥都可以使用,要具有一定的黏性,但是還不能太黏,取過土之後,還要存放一年的時間去土性,當存放了一年的泥去掉土性後,還要反覆的捶打了踩踏讓泥中的氣泡消失,然後再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放入模具,製作磚坯,製作完磚坯之後還不能放窯,需要放置七到八個月,讓磚坯自然風乾,然後再入窯,而入窯後更加的複雜,不是隨隨便便的燒製就可以的,需要用糠草燻一月有餘,然後再用柴燒兩個月,然後用樹枝燒一個月,這樣才能真正的製作成御用的金磚,製作成的金磚,還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還需要用桐油浸泡很長時間,金磚吸足了桐油,就會變得光澤明亮,這樣才能運到故宮,去鋪設地面。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故宮的磚一對800000,比黃金還貴,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據史料記載,就算是這樣,也不是所有的出窯的金磚都能用,在一窯之中,如果有六塊磚達不到要求,那麼整窯的磚都會廢掉,不能使用,重新燒製,在磚入故宮的時候,都會有專門 的官員進行檢驗,每一塊磚上都會下製作的年號和製造的工匠名字,所以,一塊磚從泥土變成磚,不但需要2年的時間,2年後也許燒製出來的也不能使用,所以,從這種嚴謹的態度,和繁複的工藝,這種磚就值這個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