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一般都会去做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意、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这原本是一场战胜国“清算”战败国的会议,但是最后会议拒绝了作为战胜国--中国代表提出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等维护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

而且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此消息一经传出,举国谴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汇集天安门前,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严惩卖国贼交通总长曹汝霖。接着举行示威游行,包围曹汝霖住宅,痛打了藏在曹宅的章宗祥,火烧了曹宅。

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一般都会去做什么?


北洋军阀派军镇压,逮捕超过30名学生。次日,北京地区学生立即实行总罢课,通电全国。

一时间,全国各地学子纷纷响应,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以声援北京学生。中国留法、留日学生,以及南洋华侨学生也开展各种形式爱国活动。

期间,广大青年学生,主要通过示威游行、公开演讲、政治结社和政治请愿四种方式举行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参与方式是示威游行,这也使五四运动不仅在学生内部扩散。五四运动的浪潮,以北京为起点开始向全国覆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参与进来。

6月3--4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开始大规模逮捕爱国学生,激起举国民众更大的愤慨。

中国工人阶级不仅声援,还积极参加运动。

从6月5日起,上海、唐山、南京、天津、长辛店、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相继举行政治大罢工,并进行示威游行,商人罢市。

至此,五四运动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从纯粹以学生为主力军,发展到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性的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也从北京转移至上海。

在上海,由于无产阶级的积极配合,形成了学生、工人、商人的全面斗争。

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一般都会去做什么?

在全国人民以及强大舆论压力下,6月6--10日,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陆续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6月28日通电“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所谓的“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事件,敲醒了中国人民,让民众更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本质以及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国内爱国情绪高涨。

“五四”运动最伟大的成果,是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果,出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伟大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共。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五四“青年节”的演变,一般认为经历了五四“青年节”到五四“文艺节”,再到五四“青年节”的过程。

实际上,对五四“青年节”的纪念方式,国共两党也有很大差异。

1939年,在陕甘宁边区,经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提议,以及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决定,规定:每年的5月4日为中国的青年节,青年的学生、工人、职员一律放假,来庆祝这个伟大的纪念日。

很快,五四运动受到数以百万青年的盛大纪念。

不过,国民政府于1942年又改定3月19日的黄花岗革命烈士纪念日为“青年节”,开始不支持纪念“五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规定5月4日为“文艺节”。尽管如此,全国的文艺界还是掀起隆重纪念该节日的热潮。

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一般都会去做什么?


实际上,“五四”运动的目标与方向,就是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文艺家们自然也需要这种精神。

内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纪念“文艺节”的方式开始出现更大的变化。尽管中共一方面赞同纪念五四“文艺节”,但是在解放区仍坚持纪念“五四”为“青年节”。

1949年12月,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