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天才加流氓”——鲁迅对郭沫若如此评价

在文学艺术上郭沫若堪称为天才,而在情感问题上郭沫若确实可以称为流氓,鲁迅对郭沫若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郭沫若去世后,妻子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了秘密,然后就上吊自杀的事情,也验证了郭沫若的流氓本质。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从奇才到风流

把郭沫若比作为奇才,丝毫不过分,民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领域的人才辈出,单就某一领域而言,郭沫若充其量也是人才中的一个,不足以称为奇才。奇就奇在如同郭沫若一样,在众多领域都有涉及并做出辉煌成就的人是凤毛麟角的,郭沫若的研究涉及文学、历史、考古、甲骨文、书法、翻译等诸多方面。

仅就对甲骨文的研究,郭沫若就曾经写过《卜辞通纂》,以及《甲骨文字研究》,晚年更主编了《甲骨文合集》,对中国甲骨文的研究发展有促进作用。近代中国有四位在甲骨文研究中做过突出贡献的人物,也是这方面的顶级学者的,曾经被称为“甲骨四堂”,而其中就有郭沫若。

民国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不像现在过于浮躁,他们更加在乎男性的浪漫以及所具有的才华,郭沫若显然具备这样的特点。爱慕和追求郭沫若的女性不在少数,加上郭沫若的外表,也算得中上水平,一代奇才郭沫若向风流才子的转变也是必然的。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郭沫若的一生和多名女性都有过接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则是日本女性郭安娜,于立群和于立忱姐妹。风流对于一个男性也许是夸赞,也许是潇洒,可风流才子背后的女性,更多的是伤害,和郭沫若接触的这几位女性基本如此,每一个人都曾被郭沫若伤害过,鲁迅将郭沫若评价为流氓也合乎事实。

一次逃婚,一次爱情

郭沫若的第一场婚姻属于中国式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的妻子名叫郭琼华。由于没有感情基础,婚后没过几天郭沫若就离家出走,随后去日本留学。也正是因为这次逃婚,使得郭沫若在日本找到了他真正的爱情,遇上了安娜。

安娜原名佐藤富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女性,热情奔放,又能吃苦,家世也算显赫。一次医院的偶然相遇,使得两人迅速擦出了火花,随后的书信来往,使得感情越发深入。郭沫若为了给安娜一个更好的前途,便劝安娜去女医学校进修,借此机会两人开始同居。为此,安娜还断绝了和父母的关系。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正值青春年华的男女,同居一室,又怎能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安娜在女医学校才上了几个月的学,就已经怀孕,有了自己的孩子。为此不得不终止了学业,在家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日本主妇,相夫教子。郭沫若在和安娜相处的21年时间,生育了5个孩子,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幸福美满的度过。没想到抗战爆发,郭沫若凭着一颗爱国心毅然回国,把安娜和子女抛弃在日本,自此以后没有半点联系。

回国之后,又遇上心欢

回国之后的郭沫若并没有闲着,兼具才华和靓丽的外表于一身,这样的男性又怎能不招人待见,很快郭沫若就有了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她的名字叫做于立群。于立群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名气不输于郭沫若,才子佳人堪称绝配。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郭沫若初次见到于立群时,就被他端庄的举止和稳重的处事态度所吸引,在茫茫的上海滩,当所有的女子都追求时髦,流于浮躁时,于立群孑然独立,不同流合污,给人的感觉自然与众不同,作为风流才子当然更喜欢这样的女子。两人又都喜欢书法,共同的爱好,也促使他们更快的走到一起。

郭沫若和于立群的结合,在当时也堪称佳。随后的革命岁月,郭沫若在于立群的陪伴下也过得非常幸福。直到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后,于立群还为了纪念他,特地编写了一本《东风第一枝》,并从事《郭沫若文集》的出版,对郭沫若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往事被揭开,两个女人的不幸

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翻阅旧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这段往事恰恰是,姐姐于立忱和郭沫若暗地交往的经历。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原来1934年姐姐在去日本工作时,和郭沫若家离得很近,两人经常有过工作上和私下的往来,并互生情愫,还发生过同居的事实。当时的姐姐是一位记者,却也长得如花似玉,不输于郭沫若的妻子安娜,加上对文学的喜爱,和郭沫若也走到了一起,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那段和郭沫若同居的岁月中,姐姐于立忱被郭沫若的花言巧语,骗的怀了孕。面对怀孕后的于立忱,郭沫若却显得冷若冰霜,让姐姐拿掉了孩子。

当时的姐姐在日本医院内还曾经大哭了一场,回到上海后,性情也大变,对人生充满了绝望,才有了后来的自杀。尽管现在很多学者对于立忱的死因提出过不同的说法,但并不妨碍作为亲生妹妹的于立群,把姐姐的死归咎于丈夫。

至此,于立群才发现姐姐于立忱的死并非偶然的,其原因正是郭沫若对姐姐的绝情。回忆起姐姐曾经的绝命书:“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于立忱才终究体会到了姐姐内心的挣扎与苦闷

,而她自己却和这个间接害死姐姐的人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内心的自责、不安以及悔恨纠结于一身,使得于立群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郭沫若逝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什么,最后悲愤上吊自尽了

民国本是一个开放的年代,那时的文人,理智远远胜于爱情,也许在家国沦丧面前,爱情对他们来说并不值得一提,所以郭沫若才能毅然决然地抛妻弃子回归祖国,并很快开启了一轮全新的爱情。一个男人的理智大于爱情,女人势必会受到伤害,和郭沫若相处的这几位女子便是如此,从发妻张若华到第二任妻子安娜

,再到于立群,以及和郭沫若发生过地下恋情的与于立忱,结果都显得过于悲惨。

用情感上的流氓来评价郭沫若,显然并不未过。只是对郭沫若这个人该如何评价,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更真实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