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仅仅有实力是不够的

1965年2月1日,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在奥克兰医院降生。李国豪的到来,让远在香港的家人高兴不已,也让李小龙成功得到丈母娘的最终接纳正式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此时的李小龙,将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之一。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威廉杜西亚,对好莱坞知名发型设计师杰伊塞伯灵抱怨,自己正筹备开拍的《陈查理长子》的剧集需要一名东方血统的演员扮演,但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仅仅有实力是不够的

赛伯灵听完他的话,立即想到那位在长堤武术大赛上大出异彩的李小龙并把他推荐给了杜西亚,好似抓到救命稻草的杜西亚就拜托赛伯灵赶紧联系,并回到工作室内看了长堤武术表演电影后,毫不犹豫地打起电话通知李小龙来公司面试。

那天李小龙不在家,是琳达接的电话。李小龙回家后立刻给杜西亚回电话,他直接对杜西亚说:“如果你签下我只是让我去演一些拖着辫子,长着尖细、歪斜眼睛,对洋人唯唯诺诺的中国人形象的话,那还是算了吧。”结果了解后,比李小龙预料的好得多。挂好电话后,李小龙夫妇都很兴奋,尤其是年少时就是香港童星的李小龙,对阔别六年荧幕后居然有机会在美国当演员这件事还是觉得梦幻。

虽然李小龙之前,美国荧幕上的华人形象都是低贱角色。不过机会来了,李小龙不会放过,不多久就去往洛杉矶,早早就到福克斯公司参加试镜。

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回答了各种问题,特别是针对武术时,李小龙更是用专业口吻讲解武术特点和他的武道哲学,并且他还顺势讲解了自己的拍摄理解。

这件事过后,李小龙给木村的信中表示,自己有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武术体系。结合后来李小龙武学的发展,不难看出李小龙已经有了建立截拳道的雏形想法了。

2月8日,李小龙得知父亲李海泉病逝,不得不回香港呆了25天,其间也得知福克斯公司高层更看好《蝙蝠侠》,《查理长子》被搁置。除此之外,李小龙也被邀请出演《青蜂侠》剧集加藤一角,还预付给李小龙1200美元。

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仅仅有实力是不够的

父亲的去世,让李小龙体会到亲情的珍贵,且在美国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便有了回港发展的想法。

1965年5月初,李小龙一家三口从美国返港。5月至7月写给木村武之和严镜海的四封信里,他说明了自己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拳术,以咏春拳、拳击、击剑为主,讲究对时机和距离的把握。

在居住在香港的三个月内,福克斯公司预付的1200美元已将用完,自己焦急地等待着《青蜂侠》的开拍通知,而在拜访过一些电影界前辈也杳无音讯。

9月回到奥克兰的李小龙,终于收到正式通知他出演《青蜂侠》。李小龙一家为此搬迁往洛杉矶,在维尔雪大道租了一套公寓。

加藤这个角色,起先被设置为日本佣人,可是美国遭遇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后角色身份被更改为菲律宾佣人或不清楚自己身份的人,而从未被考虑中国人的角色身份。

拍摄其间,李小龙也教授明星弟子武术,希望将中国功夫推广出去。

1966年4月30日,李小龙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正式签订了30集电视剧《青蜂侠》的演出合约。

1966年6月1日,《青蜂侠》正式开拍,加藤一角因为是华人饰演,所以全剧从头到尾都是戴着帽子和面具的,这让李小龙感觉很郁闷,自觉没有得到尊重。

拍摄过程中,李小龙每周税后收入有313美元,是所有主要演员中薪酬最低的,即便是扮演秘书的温迪瓦格纳的薪酬都几乎是李小龙的2倍。

经过几个月的拍摄和后期制作,26集的《青蜂侠》剧集于9月9日在ABC广播电视网播出,每周五晚播出一集。

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仅仅有实力是不够的

然而这部剧除了李小龙扮演的加藤与他展示的功夫成为该剧的最大亮点外,其他的都被观众批评得体无完肤。连琳达也认为,它是美国电视史上最为失败的电视剧之一。

李小龙因在剧中不俗的表现,让他小火了一把。年轻人为李小龙的表演而疯狂,崇拜者们都希望近距离接触李小龙。美籍日裔的的前柔道冠军海沃德西岗这样评价李小龙的表现:“他在剧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在美国史上,这是所有美国人第一次看见一名亚洲人能够如此优秀,他真是不可思议!”

本来准备接拍《青蜂侠》第二季的李小龙,高层却以收视率不佳而停止开拍。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小龙的风头盖过剧中所有其他白人角色,这让高层觉得脸面无光。

第二季取消之后,希望出演更多影视作品的李小龙却很长一段时间无戏可拍。教授好莱坞明星弟子成了李小龙主要的经济来源,偶尔会“飞”往各地做些功夫表演赚点外快。

1970年10月,华纳公司决定开拍李小龙、科本、斯特林三人费尽心思完成的《无音箫》,前提是必须在印度开拍,只因为华纳在那里有一笔呆账。

1971年1月29日,三人飞往印度,然后从孟买到新德里再到斋普尔,经历过舟车劳顿的李小龙感觉腰非常难受。而科本以好莱坞大明星自居,每次都预订最好的套间,李小龙与斯特林却差多了,这让李小龙感觉受到了歧视,以至于李小龙与科本就待遇问题大吵过一架。

3周的寻觅外景之旅,一无所获的三人失望而归。华纳公司高层到机场迎接,让李小龙多了些信心,以为《无声箫》能顺利来撒虎。只是哪里会想到,科本在高层会议上强硬否定了在印度开拍的计划,只因为那次旅途讨厌上了印度。

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仅仅有实力是不够的

李小龙因此对华纳公司和科本耿耿于怀,以后华纳公司主动寻求合作,都让李小龙怀疑对方是否真有诚意。

李小龙对美国演艺事业的失望,直到后来与嘉禾公司合作拍摄《唐山大兄》事业才逐渐开始走上正轨。

李小龙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用他的话说:“我不愿贱卖自己,如果为了一个角色而辱及我、我的民族和武术,我宁愿饿死!大部分都是想让我扮演拖着辫子的角色,我拒绝了。我不在乎报酬,但扮演此类角色是真正的侮辱!”

李小龙闯荡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获得足够的尊重,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有证明实力的能力。

实力足够却不能证明,那最多不过落得个怀才不遇的局面。实在走不出当前局面,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打开新局面,找到破局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