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跟進抄底銀行賬戶原油 已有投資者“虧慘了”

  《點石成金》由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彙集每日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配合財經小知識和延伸閱讀,為您呈現有態度、有價值的新聞。

  每日金語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泰戈爾

  今日熱點

  國際油價進入負值區間,投資者不知所措,連交易系統和交易軟件都無法工作。此時,一些中小投資者進入石油類金融產品交易市場,結果當然是“虧慘了”。投資是一門學問,不知其中的奧妙,必輸無疑。還是那句老話: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智庫專家:一季度中國經濟損失約3萬億元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4月21日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2020年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上指出,假如沒有疫情影響,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在8%左右,(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大概有3萬億元人民幣。他表示,疫情帶來供給和需求兩端衝擊不可小視,特別是對需求端的衝擊大於供給端,企業經營困難。一季度消費、投資、出口等指標降幅均高於GDP 6.8%的降幅。他指出,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在3%左右。根據疫情衝擊影響的力度和持續時間,建議2020年經濟增長目標可確定在3%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全面性、綜合性目標,經濟增長速度只是其中一個數量指標。

  點評: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遇到暫時困難,疫情對個人消費的不利影響較大。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佈《疫情下中國家庭財富變動趨勢——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Q1)》,分析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居民收入與消費情況。該報告列舉的相關指數是與2019年四季度相比,100為不變,大於100說明增加,小於100說明減少。報告顯示,疫情對中低收入家庭的就業衝擊較大。稅前年收入低於5萬元(含)和在5萬-10萬元區間的家庭工作穩定性指數較低,分別僅有69.1及88.5,而稅前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家庭的工作穩定性未受影響,達105.2。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受疫情衝擊下降,但支出卻在提升。稅前年收入低於5萬元的家庭工資收入指數及日常支出指數分別為62及128.6;在5萬-10萬元區間的家庭這兩項指數則分別為85.1及125.4。該報告說明,疫情對中低收入人群的就業、收入和消費造成較大影響,由此對消費的影響也不可低估。消除廣大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對就業和收入增長的擔憂,是十分重要且緊迫的現實課題。

  只有科學家,才能給新冠病毒源頭準確答案

  據科技日報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4月20日在日內瓦的新聞發佈會上警告說,缺乏團結正在助長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他呼籲“不要把這種病毒作為相互對抗或者贏得政治得分的機會。這很危險,就像在玩火。”他警告說,如果不能在各國國內以及各國之間加強團結,“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

  點評:新冠病毒到底源自何處、源自何物?它經過了怎樣的進化過程?所有人都欲求得答案。病毒來源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問題。正如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馬里蘭大學的病毒學家趙玉琪博士所指出的,病毒溯源研究是一個科學難題,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科學家需要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基因組分析、宿主(中間宿主和自然宿主)篩查認定、野外取樣、病毒分離株同源性研究以及最終的生物信息學分析認證等多個環節,才能追蹤到病毒的源頭。病毒溯源研究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長期過程,應該給予科學家充分的研究時間。對某些美國政客起勁炒作病毒起源,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研究院持不同態度。該院給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回函說,當前要解決病毒溯源等研究問題並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國際科學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承諾努力確保糧食和農產品持續流通

  據新華網報道,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4月21日召開視頻會議,承諾將努力確保糧食和農產品的持續跨境流通。根據會議發表的聲明,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承諾緊密合作並採取具體行動,以維護全球糧食安全。聲明說,二十國集團將防範對糧食和農產品出口採取任何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因為這些措施可能導致國際市場上糧食價格過度波動,並威脅到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糧食安全,尤其是面臨惡劣糧食安全環境的最脆弱群體。聲明強調,有必要加強全球糧食系統的可持續性和彈性,以應對未來疾病和蟲害暴發帶來的衝擊和全球性挑戰。

  點評:受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問題凸顯。為此而採取的應對措施應該有利於國際合作而不是相反,促進糧食的國際貿易、捍衛全球糧食供應鏈是當務之急。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承諾努力確保糧食和農產品持續流通,表明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顯示出全球化的力量。在極少數政客對抗國際合作的同時,堅持國際合作的力量也在壯大。在疫情的科研方面,歐盟委員會與幾大合作伙伴攜手,啟動了“歐洲新冠肺炎數據平臺”,旨在快速收集和共享可用研究數據。同時,歐盟委員會已為來自全球151個研究團隊的18個研究項目提供資助,旨在開發出即時診斷測試方法、新療法、新疫苗及流行病學模型,提高應對新冠肺炎的能力。歐盟還提供資助,支持冠狀病毒研究並增強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研究能力。事實說明,無論是經濟發展問題,還是新冠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正在積極展開。這正是全球化時代人類行為與歷史上發生過的大瘟疫時期的根本區別,也是我們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所在。

  跟進抄底銀行賬戶原油 已有投資者“虧慘了”

  據證券時報報道,“那些當初罵銀行不給做多原油的人,現在應該感到慶幸,不然虧慘了。”有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直言。曾被稱為“黑金”的原油,如今正遭到市場瘋狂拋售,甚至跌至“負油價”。4月20日,即將交割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5月期貨收盤暴跌300%,國際市場抄底原油的投資者損失慘重。與此同時,早在3月就把國內銀行原油產品“買爆”的投資者也未能倖免,尤其是抄底中行原油的投資者,有的單日虧損就超過30%,部分投資者虧損近50%。

  點評:據報道,自2013年工行首次推出賬戶原油後,包括中行、建行、交行、民生等在內的多家銀行跟進佈局,參與該業務的投資者以普通散戶居多,只有少數投資者本金超過百萬元。3月初,國際油價暴跌之後,不少投資者開始投資石油。由於開戶便利、低門檻且不帶槓桿,一些做多的投資者也將銀行賬戶原油作為重要的抄底渠道,甚至將工行賬戶原油產品“買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原油違反常理暴跌,投資者要抄底,但這個“底”在哪裡?連交易系統和軟件都不支持負價格,蘊含著巨大的交易風險,無人能知道“底”在何處。負油價出現之後,價格底線變成“無底洞”,抄底者虧大了。投資者要有理性,前提條件是要知曉世界經濟形勢,懂得投資知識和投資產品的價格變動規律。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赤膊上陣,衝進金融市場,投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作為個人投資者的散戶很難成為投資專家,金融服務大有可為。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336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