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海上風電樁-桶複合基礎負壓桶在莆田平海灣安裝成功

世界首座海上風電樁-桶複合基礎負壓桶在莆田平海灣安裝成功

4月19日,秀嶼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12號風機機位海上負壓桶安裝成功(如圖),這是世界首座成功安裝的海上風電樁-桶複合基礎。

該負壓桶基礎直徑25米,高7米,總重量350噸。負壓桶複合基礎主要依靠負壓“抽吸”沉貫到泥面以下,在沉貫過程中,先靠自重入泥一定深度,使桶裙與基土之間形成密封,然後通過水泵抽水,密封的桶體內形成負壓並依靠由此與桶外界產生的壓差,將桶體壓至預定深度,有效提高了12號單樁基礎的水平承載性能。

據介紹,作為全新的工藝,桶型基礎吊裝入水是施工的關鍵。為完成12號機位樁-桶複合結構,中交三航局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採用了中交三航局港灣院自主研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海上風電安全監測系統,對桶型基礎沉放過程中傾角、貫入深度等關鍵參數進行全程實時監測,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科學依據,保證了桶形基礎穩定下沉。

中交三航局採用多個步驟進行吊裝,利用浮吊起吊桶型基礎,將桶型基礎內圈套入鋼樁內後,打開桶體閥門放氣;待負壓桶頂接近水面時關閉放氣閥,桶頂入水後減緩下放速度,保證充足時間釋放桶型基礎內空氣。桶頂完全入水後,檢查閥門及人孔蓋等密封情況,隨結構下放同時將電纜、管線等放入水。

12號樁-桶複合基礎安裝成功,有效提高了單樁基礎的承載性能,對於福建海域複雜地質岩層風電施工有重大幫助。同時,為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海上風機基礎型式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方向。

(湄洲日報記者 鄭已東 通訊員 劉金通 陳漢雄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