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支機構加速調整,年內已獲准撤出26家

本報記者 周尚伃

疫情期間,各家券商營業部的基本業務全線轉移線上辦理。在此期間,券商對於分支機構的調整也越來越頻繁。本週,太平洋證券決定撤銷2家營業部,光大證券獲批撤銷3家營業部。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今年以來,已有7家上市券商獲批撤銷了26家分支機構,包括撤銷24家營業部、2家分公司。

具體來看,國元證券獲批撤銷了遵義廈門路、天津前進道、廣州開創大道3家營業部;東興證券獲批撤銷了江門提東路營業部;光大證券獲批撤銷了天津三潭路、蘇州大道東、唐山、鞍山勝利南路、廣州林和西路、廣州黃埔大道西、佛山嶺南大道7家營業部;國海證券獲批撤銷了菏澤中華路、河池巴馬縣壽鄉大道、河池南丹縣丹城大道、來賓象州縣金象路、南寧英華路、玉林興業縣玉貴路、柳州融水縣壽星中路、南寧楓林路8家營業部;山西證券獲批撤銷了上海嘉定阿克蘇路營業部;太平洋證券決定撤銷重慶慶雲路、南寧凱旋路、廣州江南西路、北京宣武門外大街4家營業部。

分公司方面也有裁撤動作。《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有券商裁撤分公司,是出於分支機構整體調整的考慮。此前,上市券商中撤銷營業部較為常見,但撤銷分公司的情況並不多。

對此,有券商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傳統的分支機構成本高企,如何用好分支機構的資源很重要。如果經營不善,撤銷也是及時止損。未來,券商網點佈局也將會不斷完善,之後也會帶動券商總體業務的發展。”

對於本次疫情對券商營業部的正常業務造成的影響,易觀金融行業分析師田傑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行業本來就是高度線上化的行業。從1992年開始,中國證券市場伴隨自動化而生;自2017年開始,移動端交易量佔總量比例就已超過50%,移動端交易用戶數量佔比超過70%,移動端開戶數佔比超過97%,幾乎所有的券商業務都是在線上完成。對於C端用戶而言,唯一需要在線下開展的就是經紀營銷業務和培訓業務,目前這塊市場也基本快被線上業務取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