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四部曲"

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面对不同的压力,可能会紧张会愤怒,这些无处安放的"怒火",会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宣泄出来,家长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不宜以"暴"制"爆",要用温和的表达方式,告诉孩子如何缓解自身的压力,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每个人都有情绪,有一些人,在外面镇静从容,克己守礼,面对他人的误解,即使心里同样不开心,也不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反而会劝诫对方不要冲动,帮忙分析缘由。但是,当他们心有委屈,不方便流露时,家人的关心,可能就会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线,他们可能会在明知家人没有错的情况下,与家人大"吵"起来,甚至还会说一些家人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的话。这并不是虚伪,也不是真正的"讨厌"家人,其实这样的情境并不是少数,也许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大多数孩子情绪的火山"喷发"之后,会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1、无原则的包容心态

大多数家长的忍耐源于:"我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知道她心里正难受,要包容孩子,包括孩子的坏脾气。"

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相处模式,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他买新玩具,就会忍不住发脾气,甚至使劲打妈妈几下,尽管妈妈很生气,却不会责怪自己的儿子,反而还会安慰孩子,觉得是儿子当时心情不好。但这样的包容会一次次消耗家人心中的爱,如果有一天孩子的正面形象被消耗殆尽,那么,家人可能会渐渐疏远你。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2、孩子的心态

因为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你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在外,孩子的理智会一直在线,知道不能随意的宣泄情绪,他们会一直克制自己,我们都知道很多事堵不如疏,刻意的压抑或者伪装自己的情绪,可能会使自己的情绪变得很糟糕,而因为有恃无恐,负面的情绪就会全部向家人"倾倒"。

3、过于活跃的"警钟"系统

脑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压力来源于大脑中"警钟系统"的轰鸣和警告,当我们的大脑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后,"警钟系统"就会进入高度警戒模式。

在远古时代,依靠这种警戒模式,我们躲避了很多的危险,可以说这是人类千万年来进化的结果,但在现在,如果我们的警钟系统过于活跃的话,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大脑冷静思考的能力会大大降低,一旦大脑清醒思考的防线被攻破,我们的自控感就会下降,继而引发激烈的情绪反应,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而解除压力的核心方法是让"思考中枢"学会主宰大脑,这样我们才能清零"警钟",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所谓专注,就是当你意识到压力可能会来临前,集中注意,防止"警钟系统"的过度活跃。在压力来袭时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让大脑强行暂停10秒,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上,或者回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事,通过这种方式来打断情绪过度活跃的反应。

如果你还没有平静,那么可以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到自己的紧张程度降低,思考中枢开始工作。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4、情绪转移

如果孩子不能或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只将自己封闭在"安全"的空间,时间一长,他可能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在离开熟悉的环境时,就会变得胆怯,遇到问题时他们会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只能用冷漠面对,这些不快乐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爆发,很多孩子回家后,说不到三句话,就朝着父母发火,心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情绪转移。

一般来说,情绪的释放有两种途径:消化或者释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孩子能自我消化负面情绪,对他们来说剩下的途径就只有发泄,但是在外他们无法发泄,因此,家人就成了孩子们发泄情绪的对象。

所以,平时教会孩子用温暖表达"四部曲"很重要,家长自己要学会这种表达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1、讲述事实

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不要自己先怒了,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孩子实在不想说的,可以对熟悉孩子的人旁敲侧击先问一下,等孩子冷静了再问,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最后,和孩子一起回顾这次事件,描述事实,当孩子愿意开口时,其实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去了大半。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2、表达观点和感受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逆反心理,喜欢唱反调,特别是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和家长的关系就是针尖对麦芒,对家长的话,也可能会充耳不闻。等孩子愿意描述事实之后,家长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感受,分析给孩子听,对于孩子自己的想法,家长要注意一点,不要全部用否定语言。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3、说出理由和需求

孩子表达观点之后,家长的理由要有理有据,要让孩子知其所以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的确不对,等孩子点头之后,家长可以顺势表示希望孩子遇到这类事情,先冷静下来的需求,避免孩子遇到同样的情况,又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形成"不良循环",家长和孩子都会疲倦。

坏脾气留给亲近的家人?教娃学会温暖表达


4、给出建议或者请求

这里注意一点,无论给出什么样的建议或者请求,家长都不能是居高临下地命令,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时,家长需要更加尊重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越越来越多。

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做正确的处理,并且在日常的教育中,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的步骤,和温暖表达的"四部曲"。

(文章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