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確立

大家好,歡迎來看歷史上的今天。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設立的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1980年5月1日,深圳被正式確立為第一個經濟特區。

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確立


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確立

建設初期的深圳

由於當時的國際背景,很難吸引外資,便選在了各方面條件較好的深圳,當時的香港還在英國的手中,算是一個突破口,香港經濟的飛速發展,結合將來收回香港需要,就把深圳定為特區。

1980年8月,中國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經濟特區,隨後又在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建立特區。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深圳經濟特區一直髮揮著“試驗田”的作用,創下了物價改革、企業產權轉讓、住房制度改革等眾多個“中國第一”。

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確立

如今的深圳

​ 在其建設過程中可謂困難重重,既要考慮到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又要向眾人解釋這並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好在,我們經過艱難險阻,邁出了中國經濟騰飛的第一步。

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關注微信公眾號“牛笨”瞭解歷史上的今天。)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