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最初看《围城》这本书,是刚上高中时——因为这本书的名气很大。很好奇书里边到底讲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多的关注。可真当这本书拿到手上时,却实在看不下去,觉得生涩难懂,“味同嚼蜡”,只好搁下。这一搁竟十六年过去了。叹时间太匆匆,也许真可以静下心来,把这本书好好地看看了吧。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可这本书的看完,对我来说还是颇为艰难。大概去年春天就开始看,终于在年末结束。看完之后,终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是耐看的,会忍不住再去看第二遍第三遍,值得去玩味的。

有的书,在你第一遍看时,你会想一口气把它看完。但只看完一遍,你绝不会再去看它第二遍。《围城》就不一样了。初看会觉得晦涩难懂,但坚持看完,你会发现它的妙处。每一次读,你都会有新的收获。这大概是《围城》独特的魅力吧.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这本书的语言辛辣、幽默,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有的会让人会心一笑。作者像是有一双洞悉世事的双眼,看似轻轻点过,却让人回味。


说到书名的含义, 正解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不过人们感悟最多的或许是婚姻的这座围城。不过人类的许多烦恼,大多是自寻烦恼。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把握的就随缘吧。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因为看了这本书的缘故,这两天看了同名的电视剧,九零年拍的,最起码是在认认真真拍的。主演是陈道明和吕丽萍。吕丽萍演的孙柔嘉和我想象的差太远。我熟悉她时她就是大妈形象,我不能接受她来演外表柔弱,工于心计的孙柔嘉。陈道明表演功力深厚,是我喜欢的演员。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看完这部电视剧,头脑中还是方鸿渐在寒风萧瑟的街头无处可去的悲凉。为什么到最后他会如此狼狈?从一出场的光鲜,到最后的踽踽独行……也许和他的玩世不恭有关,也许和他的软弱逃避有关,也许和他不够世故有关,也许和整个大环境有关。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在我看来,方鸿渐的外部环境还是不错的。一开始有老丈人撑腰,后来苏文纨和唐晓芙都对他不错。可显然这两方面的关系他都没有处理好,到最后只好无奈的来到三闾大学。在大学里,依然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最后还是被清理出局。又中了孙柔嘉的爱情计,稀里糊涂的订婚结婚。到最后在报社工作,依然没有任何起色,又丢了工作,致使和妻子关系紧张,引发矛盾。

再读《围城》:被困的不是这个城,而是自己的心

也许在方鸿渐身上有每个人的影子,方鸿渐代表每个失意时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