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立威”?

领导者如何“立威”?

前几天,闲聊中听一个老朋友讲他公司一个部门领导,遭到了不只一个下属的挑衅、顶撞甚至肢体冲突,这个案例虽然有些极端,但在职场中“以下犯上”的事例却颇为常见,想必很多领导或多或少,都“失威”之困:自己的指令被敷衍、决策被阳奉阴违、指令失效,以致团队战斗值锐减、氛围低沉、工作开展困难。

那么,领导者应该如何立威呢?这是对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的事情,我们从《素书》给我们的启示,看看领导者的威来自哪里:

制度之威

最基本的,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权,即对下有管理、培养、考评、调薪(参与)、降级、调岗、开除等权限。对于80后之前(40岁以上)的人,由于所处年代、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于“组织职权”是比较重视的,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嘛,领导都是对的,如果领导错了,请参考上一条。

但是要知道,组织之所以赋予领导者这些权力,是基于业务发展所需,说白了,企业竞争力要持续提升、员工要在战斗中成长、团队业绩要永攀高峰、产品和服务要不断优化,领导者的“权”是用来调动一切资源、为成功搭建环境的。如果领导者思想封闭、刚愎自用,凡事以个人好恶、个人标准出发,借“公权”之利发号施令,这只是在强化领导者个人的“私威”(淫威),带来不可能是心服,而是威服,威服容易,心服难。威服者效力,这个力也多半是打了折扣的力,只有心服者才可能效命。

分守之威

每个成功的组织,都会有一个最基本的三层架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上下层之间,各有其职责所在,应该是各司其职、相互成就。上负责塑造关系、下负责接受关系; 上负责决策、下负责执行;上负责方向、下负责跟随;上负责规划、下负责执行……上级往往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制度建设滞后、培养体系失效、业务判断失误、规划与现实脱节等等都会给组织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甚至事关生死。下级的执行不力、业务能力缺失、工作不协同也会使组织目标的达成受到影响。

因而,只有分守有序,各自恪尽职守才能不断前行,如果一个领导者自身的职责没有尽到,只是拍脑袋定目标,做任务分解的加减法,也一定会让团队觉得他可有可无,又何来“威”呢?

品德之威

品德之威,可以分两个层面:

1.品德

领导者本身的品格是否优秀,是否是一个坚持原则、遵守制度、言行一致、有合作精神的人,直接关系到他的话语的份量,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拿一套标准让别人去执行,想必也会大打折扣。另外,领导者是组织价值观的坚定守护者、践行者,所谓的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不是员工手册中的条款,首先应该是领导者的行为准则。

2.格局

一个有格局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发现机会、规避风险,平衡好长短期的利益得失,不断做出业务决策的最优解,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价值最大化。如果领导者本身没有容人之量,小算盘啪啪响,一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根本无法引领团队打胜仗、立军功,每个人的发展前景也将是一片黯淡,组织离心离德、各奔前程也就不远了,他在下属心目中,怎么可能有“威”呢?

见识之威

一个以组织成功为导向的领导者、一个有格局的领导者,往往是极其渴望“比自己更强”的员工,招人是高标准、带人是严要求。对于专业能力比自己还优秀的领导者,他可以为员工带来什么呢?

是对战略的理解、对路线的执行、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更立体的行业视野、更丰富的实战经验、更多元的应对困难的思路……

所以,见识多寡,也应该是领导者“威”的来源之一。

行为之威

管子曰:

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虎豹,是兽类中最凶猛的。它们居住在深林大泽之中,人们就畏其威力而看重它们。君主,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深居简出,人们就害怕他的势力。虎豹若离开深山幽谷而与人接近,人们就会把它捕起来而无视它的威力。君主若离开朝廷而与人民靠近,人民就轻慢他而不怕他的势力。所以说;“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我们可以得知,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打成一片”的方式,不是不能与员工亲和,而是要注意保其“幽”。就比如,将军带兵打仗有时也是要到前线勘察战况、也是需要常在军营与士兵互动、稳定军心的。在将军眼里,部队的训练情况、战备情况、战士们的士气与斗志都是一览无余的,但是士兵们知道将军脑袋里在想什么吗?知道下一步的作战指令会如何下达吗?

这就是察人而不被人所察,只让对方知道该知道的,并且明白无误的传达,对于其他的,则不可一股脑倒出去,成了一个处在大街上、人群中的豹子……这一步也甚为重要。

————

文 | 蓝天也

转载需私信获得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