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轉成油畫,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畫家?

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轉成油畫,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畫家?

原文來自Hackernoon,作者Maxieryan

原文鏈接:
https://hackernoon.com/trials-and-tribulations-for-ai-artist-to-be-human-disappoints-human-girl-8k3z24in

作為一名科技企業家,我始終遵循著一個理念,那就是數字化升級是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是人類自然進化的結果。電子郵件代替了手寫信件,交通工具代替了徒步旅行。

但最近,我改變了這個觀點。我收到了兩幅不同藝術家的畫作,一幅是油畫新秀布蘭登·菲茨帕特里克的素描,另一幅則來自一個名為“AI Gahaku”的AI畫家網站,它可以把用戶移動設備相冊裡的照片轉換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數字油畫。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也根本沒注意到這種繪畫方式。相比之下,畫家所作肖像畫更吸引我的情感。

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轉成油畫,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畫家?

編輯

圖注:左圖為AI Gahaku生成的畫像,右圖為藝術家布蘭登·菲茨帕特里克的素描。

布蘭登·菲茨帕特里克的工作室隱匿在香港的廠房之中,乍看上去毫不起眼。我曾去過很多類似的藝術家工作室,他們門後的世界總是令我著迷。布蘭登的工作室也沒有讓我失望。

我們聊天,欣賞並討論他的作品,分享各自的故事。交談之中,情感一步步深入畫作。那是一種原始的情感分享,被畫者和藝術家在那一刻形成了一種情感宣洩。鉛筆在畫紙上劃過,藝術交談中浮現。無形的情感似乎轉換成了有意義的東西。雖然畫一張人物素描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但這個過程中充滿了交流和聯繫。

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轉成油畫,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畫家?

圖注:布蘭登畫的人物素描。

用Al Gahaku“作畫”,充其量也算是新奇。感興趣的人不妨一試。AI Gahaku就像是坐落於景點盡頭的禮品店,位置絕佳。作為一個設計巧妙的營銷引擎,它利用了人們與生俱來的自戀心理,也獲得了成效。人們不由地在網上分享自己的AI Gahaku畫像(它就是這樣吸引了我的注意),步驟明確,上傳簡單,系統預設充足,生成的畫像十分獨特,他們忍不住和別人分享。

我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我的自畫像,將AI Gahaku推薦給了其他人。這張自畫像後來被我刪除,而我和AI畫家的交流也僅持續了1分鐘,之後便不再有任何交集。我可能永遠不會去找回那張自畫像,然後給別人看,但我會為布倫登的畫像這樣做。

Al Gahaku能在瞬間生成用戶的畫像,速度遠非藝術家可比。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交流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

科技可以抹去人們的體驗,而正是這種體驗讓我們雖有缺陷,卻又獨一無二。

我們的新想法層出不窮,效率提高了,體驗卻也隨即喪失,人類似乎也逐漸迷失。AI Gahaku正是如此,畫像瞬間可得,雖方便快捷,卻沒有作為人類的體驗。人工智能產業正在解決人類層面的問題,即人機之間的聯繫,在這種聯繫中,機器不再是一種工具,而是和我們一樣。拋開虛幻,可能更完美。

人工智能發展迅速,雖離完美還有一段距離,但卻不是遙不可及。AI畫家正在經歷和所有生物一樣的挑戰:在開始為世界做出貢獻之前,先學會最基本的技能。人們對人工智能性能的期望遠超其他新興技術,因為人工智能就是為了模仿人類而生。AI Gahaku也不例外。

特別是在藝術方面,AI畫家正經歷當今所有藝術家的數字藝術所經歷的同樣挑戰,即努力與實體藝術一樣受到高度重視。市場稀缺是一個重要因素。數字藝術只需簡單的複製粘貼等操作,因此生成的作品價值有限。AI藝術便是如此,Al Gahaku創作的大量繪畫作品幾乎沒有什麼價值。然而,重點並不在此。

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生成類似348943號的畫像,AI Gahaku便可以從中學習,努力提高未來的作品價值。對我們來說,AI Gahaku生成的畫像可能是看起來很酷,卻是“一曬即刪”的東西。但它可以

從我們上傳的照片中學習經驗,努力變得完美。

人類並不完美,人工智能也完美詮釋了這一點。和人類一樣,人工智能做出的決策也帶有偏見。這一點可以從算法正義聯盟(Algorithmic Justice League)的工作中看出來,技術偏見給人類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後果。算法正義聯盟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髮起,發現某些人臉識別軟件無法識別黑人的面孔

我的348943號自畫像被賦予了更多西方民族色彩,這或許是因為AI Gahaku的濾鏡主要是基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將這種歐式藝術風格運用到種族多樣化的世界會無意產生一些不同結果。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是否符合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特徵,又能見證一個在理想世界與現存世界之間不斷周旋、無法平衡的未來。

人工智能正處於起步階段,但你很快就能習慣它。在無數人工智能產品中,AI Gahaku只是其中一例。在收集更多照片數據後,AI Gahaku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便可以努力理解人類所尋找的意義。對那些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的人來說,交流和書面文字的藝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

就如同老一輩需要刻意學習如何上網一樣,人工智能不斷髮展,我們這代人也需要接受與人工智能的關係。一旦人工智能與人類無異,未來的人工智能產品便和人造產品一模一樣,甚至最終勝過人造產品。

什麼時候我們與AI的交互看起來才會真實?

眼見為實。

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轉成油畫,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