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晚清统治者并非全部无能,只是里面坏人作祟,这就是洋务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成功

根本原因。慈禧就是一个大号王熙凤而已,她擅长的是宫廷斗争和在宗法专制社会掌权。

慈禧动用北洋海军600万军费造花园,是甲午失败后,维新派攻击后党的谣言。慈禧本人政治水平在中国各朝末期统治者中绝对数一数二,一个满族皇室代言人能在满人精锐骑兵被英法联军全军覆灭的形势下,依然维持清朝正统半个多世纪,此人的手腕远超现在网上各种军阀迷。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李鸿章在当时的现有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很大,关系牵扯也很深,他不太可能成为革命者,于是就变成了旧体系的维护者。他与满清有较大的共同利益,但是也因为内部实力失衡而遭受猜忌。这是他与清廷的关系。他的核心利益是以北洋水师为主的新军,而日本恰好立志消灭北洋水师,这是他与日本人的矛盾所在。甲午战后的条约构筑了一个强大的日本,也毁掉了看似巨大的大清,这看上去是政治的博弈结果,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当时北洋水师军力是超过日本的,军舰数量一点不少,镇远定远两艘,更是无论从吨位,炮径,配备,先进程度,都是堪称亚洲无敌的。与日本一样,军官大多都是德国海军学校毕业。但是最后怎么打的大家都知道了,根本就没像样打就败了,最后被人用我们自己陆上的炮台来轰,镇远定远还被人俘获了,在全世界海战史上都是前所未闻。

不夸张的说,就算那600万全部拿来买了军舰,结果也是一样,反而可能还给人多几艘。清廷与日本的战略思想与意图都不同,根本想的就不是一个问题,可以说,哪怕在清廷实力占优的时候,事实上的战略主动权也仍然在日本手中,他们可以随意挑选作战的时机,这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慈禧修颐和园的原因很多,不止一个。第一,慈禧确实想要一个园子。第二,算是一个缓兵之计。第三,这是个忠诚度测试,看看谁能够无条件支持自己,而谁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第四,算是个投名状。加入进来一起贪污的就是自己人,口头上支持自己的是外围,反对的人靠边站。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事实上慈禧并没有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因为修建颐和园之前,慈禧也没给北洋水师拨过什么钱,北洋的主要经费都是李鸿章集团自掏腰包。

只不过有一些地方官僚假借为海军捐款的名目,向慈禧行贿,那些本来也不是北洋的钱,然后才有了这种以讹传讹的说法罢了。海防捐是以北洋水师的名义向老百姓募捐的,老百姓给钱说明他们认同了这个说法,那这笔钱就是给北洋水师的。这是走到哪里都站得住脚的理由,哪怕当时,慈禧也不敢说为了她过生日在全国搞捐款,为什么?因为会被骂得很惨,而且很可能还筹不到。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辛亥革命并不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清廷的权力失衡才是。慈禧、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去世之后,各省的督军权力失控,清廷除袁世凯外已经没有能够掌控局势的人了,所以当时的皇族虽然极其不信任他仍然被迫将权力交给他。对于以慈禧,光绪乃至李鸿章为首的汉族高官来说,当时的境况无非就是保天下还是保疆土,如若保疆土,放由光绪亲政,励志图新,即便大清能苟延残喘,那失权的慈禧难免不被清算。如果全力扶持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臣兴洋务,重军事,难免将来不会功高盖主,丢掉天下,连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后,都耐不住想把皇帝做一做,真大权在手,李鸿章的理想肯定也不仅限于做第二俾斯麦。

所以甲午战争可以输,但太平天国必须得剿,疆土可以割让,但戊戌变法抢权不可以忍。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其实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能够成为知己,很大程度上是双方都处于共同的两难困境。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者,他讨厌皇权,但是作为一个士人,他又不希望动荡,所以他严词拒绝了孙中山之流的主张,就算是皇室衰微,也只不过是东南互保而不是东南自立,两难。伊藤博文何尝不是,作为一个先进的民主主义者,他讨厌专制,所以他推崇民主,哪怕是民主会阻碍他的强国梦,但是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又讨厌废除天皇制的想法,认为这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是灾难。而当时的日本天皇制以及依附于半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权又是民主的敌人,两难。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他们两个都是这样左右为难的人,又难得都能知道对方左右为难的苦衷。如果九泉有知,两人到了地下,说不定可以抛开一切立场,真真正正地把酒言欢。作为当时东亚改革人物,两个人对于欧洲文艺、美酒等方面的喜好都是近乎铁粉的状态,这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也是两人能够契合的一个方面。

慈禧修花园为真,挪用水师经费为伪史,慈禧没想过拨钱给北洋水师

满清的几个问题导致了它不可能强大起来,早晚会露出马脚:1. 以一个文化上落后的外来少数民族统治文化上先进的多数民族。这导致满清必须在大量的关键位置依靠八旗子弟。而八旗子弟因为血统出身的优势,根本不必努力奋斗,早就已经不堪大用了。2. 清廷的运作靠的是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这个系统中,通过科举上位的官员大多没有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并变法图强的能力,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必然变成少数能员干吏的政敌。所以,不废除科举,就不可能斩断保守派落后官僚的人员梯队。3. 满清中央集权的制度最大的倚仗其实就是科举制度形成的旧的官僚体系,废除科举必然导致具有新思潮的人逐步占据高位,最终的结果就是如历史上一样的清帝退位。实际上,这是满清可以期望的最好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