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白銀時代下的樓市股市

關於樓市和股市在裡給大家先起個頭,後面會陸續更新續集: 第一集(樓市股市世界格局以及貨幣預期):全球QE下中國房地產“房住不炒”和股市兩個蓄水池我要說兩句:全球經濟政策:大規模QE體量人類歷史之最:這裡簡單闡述一下雙向國與國之間的雙向對沖,為什麼樓市資產規模這麼大,為什麼需要股市資產增長?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QE QE+N+N...,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基於這樣的大前提我們也需要QE,但是我們QE,我們叫靈活的貨幣政策,什麼是靈活就是根據當下的環境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有沒有量化寬鬆你懂的…這是最直接有效的對沖世界經濟下滑或者是寬鬆貨幣政策。結算體系是SWIFT這些畢竟都是其他某些大國操控。應對策略就是做大體量,兩個口子兩個方向,貨幣錨定在了地產,首先做大的肯定是地產容量,其次是做大金融資本市場容量。只有體量大了抗風險能力和風險稀釋能力才會更強。這裡說到金融資本市場,未來上市公司體量會做大,企業債公司債在19年異軍突起。或者說未來企業債或者是在融資會提上日程提速已經印證這個觀點。實際對比上市公司發債和IPO已經大規模注水提速,當然這裡剛好和最近三年的降準降息以及貨幣供應增速形成正相關。美國佬也希望低息置換高息國債,在我們國內也一樣非標債融也有低息置換高息的趨勢,今年的政府總理報告裡面的抗疫特別國債利率就可以看出來。當然這裡我們置換出之後在賣掉一部分美國國債,也是為了降低美債的依附問題,其實是合理化解老賴(美國)風險,核心就是不讓美國佬薅羊毛薅得太厲害,或者說不讓美國佬佔太多的便宜。所以做大兩個盤子之後體量變大,抗風險能力會增強。簡單說就是避免你的良幣被裂幣驅逐。後面會詳細介紹房住不炒後樓市和股市的機會,簡單來說“房住不炒”底線無法突破,未來5-10年流動性資產收益會比非流通,半流通性資產收益更高,更快,更直接。

續集更精彩歡迎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