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说起长平之战,很多人先想到的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最终导致长平之战失败,让赵国从战国七雄的老二变成了弱鸡。《史记》记载,长平一战,赵国损失兵力45万。后世徐钧评论:“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赵括的错就是让赵国精锐全军覆没。对于长平之战的另外两个错误,同样很关键。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第一错,赵国虎口夺食,本身理亏。长平本是韩国的土地,冯亭将此地献给赵国,欲使强秦兵锋直指赵国。赵国廷议之时,诸大臣大多不愿赵国接受此一烫手山芋,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本着有便宜不占是大傻瓜的原则极力主张接收。赵国窃取秦国的果实,秦国岂肯受此羞辱,最终大决战不可避免。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第二错,赵国群臣庙算之时就知道秦国必不会善罢甘休,但战前囤积物资扩军备战,积极联络东方其余五国的工作显然没做好。长平之战第一个阶段,赵国由廉颇为帅,廉颇前几次出兵都失利,无奈只能退回坚守,老将廉颇深沟高垒意图避免决战,待敌自敝,师老兵疲之际,击其惰归,理论上非常高明,三国中老将黄忠也是用此战略阵斩夏侯渊,立下盖世奇功。不过战国末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秦赵两大强国全民动员,实施生死决战,秦国有关中巴蜀两大粮仓,实力更胜一筹,持久战明显不利于赵国,赵国拖不起,必须尽早实施主力决战。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于是,秦国的间谍造势加上赵括平时宣传页不错,赵括登上了舞台。秦国将领白起,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突围,四次突围均告失败,赵括在突围中被射死。主将阵亡,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坑杀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说到这这里,很多为赵括洗地的人不愿意了,他们给的原因如下:

首先,赵括此前跟他父亲赵奢征战过齐国,在攻打麦丘城的时候献出良策,帮助赵奢不战而屈人之兵。赵括是有本事的;其次,他可是与战神白起放对的牛人,赵括本人也是身自搏战,殒命疆场,可谓死得其所;最后,秦国过于强大,连名将廉颇都打不过,换谁都一样。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基于以上三点,个人观点觉得理论和实战差别很大,对不会水的人来说,就算看过所有的游泳教学理论,但只要去深水,一定会被淹死。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到的东西要去实践和练习才是自己的。当时赵括能挂帅,得益于秦国间谍的造势,加上赵括自以为是。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地,不可不察。当时赵国国力比起秦国确实较弱,但全军覆没已经说明一切,后来廉颇和李牧不也是打退秦国的吗?

长平之战的三个错误,赵括只占一个,就能说赵括被低估了吗?

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是赵国君臣共同造就的,当然赵括被唾骂几千年也不冤枉。

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