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雪顶咖啡,奶茶奶盖,奶油蛋糕,奶油包,还有奶油冰激凌……

要是还喜欢自己在家做点小点心,一定会感叹,奶油真香!奶油、稀奶油,酸奶油,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你知道吗~ 奶油其实属于乳制品,只不过是乳制品里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那一类。

很多人说,蛋糕好吃,但吃多了会腻,主要还是上面的奶油,但后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奶油蛋糕”,就算多吃几块,好像也不会腻。

确实,奶油可以分3种类型,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这3个都属于奶油,差别主要还是脂肪含量不太一样。


1、稀奶油

又叫鲜奶油,英文叫cream,以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部分,脂肪含量在10%~80%,这种奶油含水量较大,所以比较“稀”。

牛奶分离出稀奶油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是脱脂牛奶,脂肪是香味的来源,很多人喝脱脂牛奶觉得味道寡淡,就是因为脂肪被大部分脱掉了。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根据稀奶油中脂肪含量高低,又可分为轻奶油(light cream)与重奶油(heavy cream)2种。轻奶油也叫淡奶油,脂肪含量<36%,重奶油又叫高脂奶油或浓奶油,脂肪含量>36%。

稀奶油打发蛋糕时,有个小窍门,奶油在冷藏状态下才更好打发而且不容易化掉,所以在打发稀奶油之前,最好先冷藏12小时以上。

2、奶油

又叫做黄油,英文叫butter,是用乳或稀奶油为原料,经加工后做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80%的产品。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奶油主要都是饱和脂肪,含水较少,所以常温下是固体,比稀奶油更偏固体一些。


3、无水奶油

又叫无水黄油,英文叫anhydrous milk fat,用乳或奶油或稀奶油为原料,是脂肪最多的奶油,脂肪含量≥99.8%。


4、酸奶油

英文名叫sour cream,用18%或更高乳脂含量的奶油,加入细菌发酵后做成的奶油,里面含有0.5%以上的乳酸。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因为经过发酵,奶油会变得更浓稠,酸奶油口感丝滑,味道接近酸奶和克非尔的混合,脂肪含量仅10%,是最清淡的奶油制品,每100克酸奶油约190卡路里。

酸奶油可以直接食用或作为调料加在蔬菜沙拉、汤和馅料里,也可以用来做甜点。

奶油真的不健康吗?

奶油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而且基本是饱和脂肪,吃多了对健康不利。

除了天然从乳提取而来的奶油,还有一种奶油,叫人造奶油,又称植物奶油、人造黄油,它是植物油氢化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制成。

植物奶油可能会含有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也对健康不太友好。

从使用角度来说,吃同样一块大小的奶油蛋糕,你吃到的动物奶油会比植物奶油多。这和奶油的打发率有关。

打发率,指的是奶油经过高速搅拌后,体积的膨胀率。天然奶油打发率很低,一般来说只能打到1:1.5,但人造奶油有1:3的膨胀率,这意味着人造奶油的原料可以更节省。

当然,不管是人造奶油还是天然奶油,脂肪含量都较高,而且都是饱和脂肪,也就是坏脂肪,建议适量食用,每周可吃2~3次,一次30克左右即可。

假如你就想吃天然奶油,不想吃人造奶油,也有几个鉴别小窍门。

奶油怎么吃更健康?1分钟带你了解

动物奶油含水多、油脂少、易化,做好蛋糕后如果不放冷藏,很快就变形了,所以0℃~5℃之间冷藏的蛋糕一般是天然奶油做的。

人造奶油稳定性强,能做出各种花式,还能在室温下保持1小时不融化,所以一般没有放冷藏的可以认为是人造奶油做的蛋糕。

虽然奶油没那么健康,但是偶尔吃吃问题不大,不过奶油总是和甜奶茶,甜甜的糕点组CP,伴随着奶油一起吃下肚的是大量的添加糖、精制碳水,这样的1+1>2的不健康CP更需要引起你的重视,少吃,偶尔尝下味道就可以啦!

如果想在家里自制奶油糕点,买来的奶油原料一定记得冷藏,它可是很容易滋生细菌哦!


总结

1. 想吃天然奶油,首选冷藏柜里的奶油制品。

2. 奶油脂肪含量高,都是饱和脂肪,建议适量食用,每周吃2~3次,一次30克左右差不多啦。

3. 奶油原料易滋生细菌,买回来后一定要冷藏。


撰稿 | 辣不斯基

排版 | 小鱼儿游

美句分享: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只有少数人记得罢了。

(部分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