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8到28岁时的毛泽东有感

很久没有在读一段文字时潸然泪下了,昨天读到毛泽东于1910年想去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但他父亲不让他去上学,只想让他在家里务农帮忙,也不给他学费,毛泽东最后问亲戚借了十二块银元,将这十二块银元交给父亲让他去雇个长工,然后坚定地给父亲说自己第二天就要到东山小学去读书,第二天一早,他用竹竿挑着一个装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本书的包袱走向了东山高等小学,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十七八岁的我以及现在十七八岁的青年都在做什么,大部分人的命运都是在家长按部就班的安排下进入大学、然后工作、结婚的轨迹上运行,并且他们不是发自内心地爱读书,而是在考试、就业的的逼迫下去读书,结果大部分人读书的结果依然是凡夫俗子,有些青年甚者一天沉迷于游戏和网络中而不能自拔,有些没有人生方向的指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毛泽东通过阅读最初的课外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成功地链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时空,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的志向和带兵打仗的计谋的智慧早已种在毛泽东的心田,毛泽东由此愈发爱上读书和上学,后来中年的毛泽东率领红军声东击西,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以及凭借两三万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经历了风雨雷电的心灵淬炼,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切无不和毛泽东热爱读书,尤其是读三国演义有关,读书开阔了毛泽东视野,读书使毛泽东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机,读书使毛泽东成为了一代伟人。

读到1915年毛泽东通过发出署名二十八画征友启事,他交往了一批只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同道合的青年,他们不谈生活中的琐事,不谈男女恋爱的事,有一次毛泽东在一个青年家里,这个青年当着他的面和佣人谈买肉的事情,毛泽东从此和这个青年人断绝了来往,想到这里,我想起了现在的青年们还有多少人关心政治呀,多少人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呀,大部分都关心的某某多有钱,开的什么奔驰、宝马、路虎呀,大部分都关心的某某多有权利呀,因为我自小对历史专业感兴趣,大学毕业时将历史事件和当今社会做对比,结果许多同学讽刺道又在忧国忧民呀。

读到毛泽东于1919年在北大图书馆当图书馆助理员,工作就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名,当时他的职位低,想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交谈政治和学术的事,结果遭到名人们的拒绝,如果当时这些名人有识毛泽东的眼光,他们也不会如此对待毛泽东,回想现今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如此,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大部分人都是趋炎附势,并没有识人的眼光,有权的喜欢和更有权的人交往,有钱的喜欢和更有钱的人交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们只注重表面的名利。

读18到28岁时的毛泽东有感


读18到28岁时的毛泽东有感


读18到28岁时的毛泽东有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普通的人都是喜欢崇拜天地和圣人,智慧的人却是掌握时间、空间和格物致知的规律来改变自己命运以及改造国家。小时候对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的理解是他是上天安排给中国的救世主,他的才能是天生就有的,这种观念现在仍然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认为毛泽东就是神。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当我再次读关于毛泽东青少年的书籍时我发现读书让毛泽东链接上了不同的时空的英雄能量,读书改变了毛泽东的命运,格物致知让毛泽东修成了宇宙心,让毛泽东拥有了大心胸、大气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