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摘牌提速風波

新三板摘牌提速風波

新三板掛牌企業2018年年報披露期剛過去沒多久,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便開始排雷計劃,一口氣公佈了597家未能按時披露年報的掛牌企業,而這些企業都將被暫停交易。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這近600家未能披露年報的企業中將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最終會主動或被動摘牌。

曾幾何時,因為信息披露摘牌的新三板企業即是摘牌企業的主流,但近兩年導致企業摘牌的因素已經越來越多,摘牌企業的數量也不斷上一個新臺階。無疑,摘牌已經成為2019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新三板市場需要面對的最主要矛盾,另外一方面由摘牌衍生出來的市場問題也在逐漸增多。

摘牌再提速

事實上,時間來到2019年,市場各方已經逐漸適應新三板進入企業數量高速下滑的階段,但根據記者梳理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開始新三板企業摘牌的速度仍在進一步加快。

根據申萬宏源統計的數據顯示,4月全月新三板市場新增摘牌企業的數量達到了330家,創下了歷史單月摘牌數量的記錄。

“在此之前,新三板市場摘牌企業的數量持續穩定在100-200家以內,根據我們計算2018年3月-2019年3月,市場月均摘牌數量為130家左右,無疑4月份這一數據大大提升。”北京地區一家中小型券商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分析表示。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根據記者調查分析顯示,造成4月眾多企業摘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以來影響企業摘牌的因素進一步增多,以及部分企業希望在年報披露截點之前完成摘牌。

儘管全國股轉系統已經查缺補漏,在4月中旬公佈了一項規定,即對自4月15日起未披露上一年年度報告或自8月15日起未披露本年半年度報告的掛牌公司,不受理其主動摘牌申請。

“摘牌數據是有滯後的,4月份完成摘牌的公司有很多都是在4月之前或者更早的時間裡提交摘牌申請的,因此眾多不想披露2018年年報的企業也集中到了4月,但此後想要通過摘牌規避信息披露的可能性就沒有了。這也是4月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北京地區一家中型券商場外市場部持續督導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記者瞭解到一些摘牌的因素也逐漸公開化引發了越來越多企業的共鳴和效仿。

例如便有企業反饋其摘牌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督導費等因掛牌新三板產生的費用是其運營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對此,全國股轉系統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據瞭解,這類公司摘牌主要原因是其掛牌收益與付出成本不匹配。部分傳統行業的掛牌公司、成長性不高的掛牌公司因自身經營問題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企業在承擔合規成本的同時,未能獲得預期的掛牌收益。”

另外今年以來科創板橫空出世,不少新三板企業蠢蠢欲動,IPO方面過會通過率較高,新三板擬 IPO企業的數量也持續穩定,這些都是企業摘牌的重要因素。

摘牌企業持續增多,由摘牌引出的問題也不少,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對異議股東的保護。今年全國股轉系統在多方面考慮下已經對企業主動摘牌過程中保護異議股東措施形成了具體的監管指導意見。

但更多的問題在於摘牌之後,由於摘牌之後全國股轉系統已經沒有了對公司的監管權限,一些案例中摘牌公司並沒有履行對企業的回購義務。

不過就記者瞭解的情況來看,目前新三板企業摘牌後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仍是難點,並非全國股轉系統一家之力可解,新三板這一龐大的基礎證券市場應該有更高層面的投資者保護規則護航。

減負還是減質

事實上,並不能簡單地根據摘牌企業的數量評判新三板市場發展的好壞。縱觀全球其他市場的發展軌跡,類似新三板市場的不在少數,如新三板一段時間的對標對象納斯達克目前也是摘牌企業數量遠遠大於目前仍在市場的企業數量。

根據沃頓研究數據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1980年至2017年期間,持續上市公司和退市摘牌公司的數量比為28%和72%。

但新三板面臨的問題是摘牌大潮兇猛,這一過程中對市場來說究竟是減負還是減質。就目前來說,新三板市場由飛速掛牌階段的“多進少出”變成了“多出少進”,而少進也就意味著市場優質企業造血功能的喪失。

“摘牌不可怕,之前的掛牌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大躍進,一些企業轉了一圈之後也明白了現階段和資本市場是否匹配,對於國內的基礎證券市場來說是需要這樣的教育過程,但目前新三板的問題是優質企業持續流失,新增優質企業的數量極少,也就出現了減肥的過程中先把肌肉減掉的尷尬局面。”北京地區資深投資人黃璞認為。

因此,在企業數量告別飛速增長開始快速下滑的過程中,新三板又進入了一個尋找市場定位的拐點,相比之前幾次來說,這次是直接由摘牌所驅動的,也更加迫切。

事實上,對於全國股轉系統來說,正在積極破局,其相關負責人也屢次表態,對於主動摘牌的企業,全國股轉公司會調研分析其離場原因,梳理研究其合理訴求,以增強下一步新三板深化改革的針對性,進一步提高掛牌企業獲得感。

新三板歷年來面對的問題一樣又不一樣,摘牌引發定位的新討論落實到最後還是需要有政策來支撐,但之前歷次關鍵節點沒有走好很大程度上也都和政策出臺的延後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