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五百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我从来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话……我会照镜子!”

“我生平有两大遗憾,一是我无法找到像李敖这样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无法坐到台下去听李敖的精彩演说”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李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敖的自我吹捧和自大自恋是出了名的。李敖还有两个特点人所共知,骂人和好色。李敖是嬉笑怒骂玩世不恭,据说一辈子骂了三千多人。李敖好色而且是个标准“渣男”,李敖承认的公开交往过的女性有十几人,“我喜欢女孩子就5个字标准,瘦、高、白、秀、幼”。

李敖晚年的表现像个娱乐明星一样,连陈丹青都感叹“我和李敖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他作秀比我可厉害多了”。文化学者王晓渔说:“如果以知识人的标准衡量,李敖在近一二十年是不太合格的”,更有人说李敖是个精神意义上的太监,是谄媚表演的小丑,放弃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良心,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曾经有媒体专访李敖问他身后之事怎么安排,李敖依旧玩世不恭: “(墓碑上)什么都不写,我死无葬身之地。遗体我会捐给台湾大学医院,千刀万剐。”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去世以后就陷入争议之中,李敖到底是狂士还是小丑呢?

香港的梁文道这样问:“一个知识分子的私人品德与他的公开言行有关系吗?他有桃色新闻,他日进斗金,他张狂自大,他甚至还有背信弃义;然而,这一切一切是否就推翻了他在一个社会起到的历史作用呢?”

李敖的历史价值不能让人遗忘,李敖的狂可不是单纯的耍嘴皮子的,李敖的狂是有点资本的。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吕正惠向媒体表示,尽管他和李敖没有私人交情,但他认为李敖对他那代高中生的启蒙影响很大。“在我高中时期,李敖在台湾文星杂志发表文章,然后出版书籍。他的影响主要在1960年代中期,那时候我们读高中,他的文章对全台湾高中生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打破了国民党戒严时代的思想僵化,是对我们这一代高中生突然的思想启蒙。这是他当时最主要的贡献。”

李敖以文人立世,以狂狷闻世,作为台湾威权时代的反专制斗士定格于历史,特立独行的、反抗者的形象深入人心。

李敖在为其自传写的广告语:“横睨一世、卓尔不群的李敖,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恰如一则现代传奇:从文坛彗星,到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毒草;从论战英雄,到十四年牢狱之灾,被查禁的书有六十九种之多。”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李敖作为自由主义战士,桀骜不驯敢写敢言,“我要痛斥政局的黑暗、政党的腐败、群众的无知、群体的愚昧、思想的模糊、行为的迷信、社会的疯狂、知识分子的失职与怯懦”。

李敖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深恶痛绝,写成了两本书《国民党研究》和《国民党研究续集》,他在序言中写道:“我从小在北京念小学时就对国民党厌恶,这一厌恶使我一直坚持不做它的党员,虽然这一坚持,带给我几十年的不方便、 ‘不识时务’,但我不但不后悔,反引为自豪,这是我一生中的‘大德’之一。”蒋经国去世,余光中为他写了一首诗《送别》。李敖不喜国民党,因此称余光中是“马屁诗人”。

李敖在监狱里熟读《蒋总统言行大全》,出狱以后几十年里竟写成几十本批蒋著作,撕下了蒋介石在台湾的神圣面具。李敖认为,蒋介石是个表里不一,阴狠手段的政客、阴谋家。他与西太后一样,统治中国47年(包括在台时间),祸国殃民,既长且久,但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蒋介石远在西太后之上。蒋介石活了89岁,寿比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独裁者,他躬逢现代新旧交替之盛,集旧式帮会和新式科技统治于一身,为患中国,也就更烈。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我生平桀骜剽悍,绝不苟且偷生,并且一再冲决网罗。古人有大志者‘推倒一世豪杰’,但我认为他们说大话,真正做到此气魄的,乃是千山独行的李敖自己,千古一人而已”,李敖对自己的定位很高,在台湾确实是以一人敌一党,不屈不挠战斗到底。

李敖的自由主义来源于胡适和殷海光的影响,但是胡适的温情脉脉不敢抗争这是李敖所不满意的。李敖举起了自由主义的大旗冲锋陷阵,痛骂蒋介石为自由主义招魂。

李敖以自由主义为旗鼓吹全盘西化,挑起一场文化论战,名扬天下。《李敖回忆录》写道“我进《文星》,首先以三篇文章定乾坤。在发表《老年人与棒子》以后,又发表《播种者胡适》、《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只凭三篇文章,就带动了思想界文化界的高潮。当时正值胡适猝死,加上胡秋原等人对我疑神疑鬼等因素,于是不但高潮,且高潮迭起,形成了文化论战。胡秋原等人在文化论战中被‘李敖之流’打败了”。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李敖的确是自由主义战士,为台湾的民主启蒙做出了历史贡献。李敖自己说在思想上是受胡适和殷海光的影响,在人格上的导师却是著名学者严复的长孙严侨。严侨是台湾的地下党,是位烈士。那种宗教性的情怀与牺牲,深深感染了李敖。

李敖不仅是个反专制的民主斗士,而且还是一个反”台独”的炎黄子孙。

李敖反对“台独”旗帜鲜明,坚持“没有国是孤岛”的观点,还写过一首《台湾无处不中国》:“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

李敖始终认为台湾太小了,“不只台湾出了个李敖,而是中国出了个李敖,李敖是真正大陆型的知识分子,虽然我像拿破仑一样的在厄尔巴岛上、在圣赫勒岛上,但我总归是大陆型的人”。(《李敖回忆录》)

“我死后千刀万剐”,李敖是狂士还是小丑


李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对《毛选》、《邓选》(《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列宁选集》掌握最熟。这跟小的时候有关,我在北京时就痛恨国民党,向往共产党,对左派刊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就是希望中国强大起来,繁荣起来,跟资本主义斗。我们这代人比较爱国。我在台湾不是蓝色,也不是绿色,是红色,我不掩饰这一点,就像西班牙的大画家毕加索一样。”(《李敖自曝“真面目”》)

李敖维护统一不改中华情怀,自称“中国第一豪杰”,也有一个中国梦。可是李敖对大陆的态度,在一些人眼里有点不可思议,认为李敖丧失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是狂士还是小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肯定的是,爱国的人永远都不是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