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诗歌自唐代以来开始分界,唐以后的多为绝句和律诗,唐以前的多为古体诗歌,唐代的诗人们大多在绝句或律诗上各有所长,偏偏李白这位全能型天才,不仅会作绝句和律诗,连汉乐府曲调的《将近酒》在他笔下也能大放异彩。

《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关于《将近酒》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目前说法不一,无从考究,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录》中认为应该作于天宝十一载。天宝年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政治生涯,开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与好友岑勋、元丹丘相会时,借饮酒来抒发自己政治上受排挤、不得志的遗憾和悲愤之情,作出了 《将近酒》这首诗。这首诗在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同时又以黄河的雄壮伟大来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积极豪迈的文风又给这首诗赋予了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一、《将近酒》的将,究竟读jiang 还是读qiang

很多人都记得中学时老师有专门纠正过我们的读音,说《将近酒》里的“将”应该读qiang,但是到大学以后,又有老师对我们说其实正确的读音就是jiang,那么,究竟哪种读音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从词典、吟诵习惯和引经据典三个方面来论证一下。

首先,《汉语大词典》中第7卷第810页,对《将近酒》的将字注释为读音qiang,《集韵》,千羊切,平阳,清。引用的举例为《诗·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释义为“愿、请”的意思。这也是中学老师教我们读qiang的主要由来,大体是将诗经中的“将”引用至李白这首诗里,但是这样的引用是否合适呢。

《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另一本权威词典《辞源》中给出的注释,《将近酒》读音标注为jiang,释义为“且”的意思。究竟哪种读音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放在诗中的语境读一下,如果读qiang的话,就是“请喝酒”,有邀请的意思,读过《诗经》的 小伙伴都知道,《诗经》里的“将”或多或少都带有礼貌、谦让或是对爱人的小心翼翼,放在李白的诗中总显得有少许违和;而读jiang的话,则是“且喝酒、来喝酒”的意思,少了一些谦让,语气更加自然,也更符合李白豪迈的文风和语境。

并且,还有学者从诗词对仗修辞的传统来看,“将近酒”的“将”字表达是的将要的意思,而不是愿、请之意,同时,《将近酒》是乐府诗,在乐府传统中“将近酒”表达的是“将为你献上一杯酒”的意思,而不是“请你再喝一杯酒”的意思。

除此之外,从吟诵习惯上讲,诗词的每一个字应该怎么发音、怎么读都是有讲究的,而他们的吟诵习惯大多是一代代口耳相传的传承,参考了许多汉语言文学家、诗词学家和唐史学家的论著,基本都传承了jiang的发音,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读音的合理性。

当然,我认为不论哪个读音,都不应该矫枉过正,不是给诗文增添一个更华丽的读音就显得更有水准,尊重史实、尊重语境、尊重诗歌背后的创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写作情怀才是第一位的。

二、我们现在读到的《将近酒》究竟是不是李白的原始版本呢

很多人不知道,《将近酒》其实有数十个版本,我们现在学到的版本是出自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而这本流传至今的《河岳英灵集》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宋刻的版本,距离唐代天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此,内容很可能已经做了改动。而至今能追溯到最接近李白作诗年代的乃是敦煌的三种手抄本。这三个版本分别为清末时期被英国和法国掳走的S209和P2544以及罗振玉1913年根据敦煌文本照片影印,收入《鸣沙石室佚书》的P2567版本。前两个版本也许是因为抄写者文化水平有限,出现了很多错漏之处,所以我们现在最认可的还是第三个版本,《将近酒》在第三个版本中的原名为《惜罇空》。

《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惜罇空》的内容与我们现在读到的《将近酒》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是那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近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在《惜罇空》里则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这一版本里“没有将近酒,杯莫停”,并且将两句合为一句,也使得这个“倾”字在含义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将进酒》中的“倾”是倾耳听的意思,而《惜罇空》中的“倾”则是尽饮杯中酒的意思。岑夫子即“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这句的意思是“岑勋和元丹丘,我为你们唱一首歌,请君为我一饮而尽”。这里的“倾”不再是倾听,饮的也不仅仅是酒,而是好友间的情怀与意气。似乎这样的解释更能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意境贴合了。

《将近酒》究竟读jiang还是qiang,我们学过的是不是李白的原版

结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近酒》作为现在中小学生学习的主流版本,能够被广为流传还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不论《惜罇空》到底是不是原版,我们都大可以博采众长,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两个版本各自的妙处,也是别有一番收获。分析了这么多,你心中更认可哪个版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