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起得早的,不如來的猛的。

“還沒等來報復性消費,卻等到了報復性漲價。”

海底撈漲價姿勢——

“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西貝漲價姿勢——

“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

但讓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報復性漲價”的熱乎勁還沒過去,餐飲行業又掀起一陣“道歉式上熱搜”的熱潮。

為什麼海底撈和西貝都撤回了漲價呢?

海底撈和西貝紛紛“搶著”道歉,撤回漲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正如西貝董事長賈國龍道歉所說:“這個時候漲價,不對!”

其實這個時候討論餐飲巨頭是不是例行漲價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漲價也許年年都有,但當下這個特殊的時機,無論是1塊5一片的土豆片,還是7塊錢1碗的米飯,又或是30塊一杯的奶茶,都顯得不合時宜。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但是他沒有說的是,為什麼不對?

那我們簡單來分析下。

首先,不否認此次疫情確實讓他們受到了重創,但是程度有多大,也基本是企業說了算。

西貝哭著說,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海底撈扯著嗓子喊,2019年每天門店收入5789.6萬元,每天員工成本約2029萬元,如今收入為0,每天損失高達8000萬!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首先,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損失額等於收入減去成本,而不是簡單的將去年的收入情況拿來當作損失。

收入為0的時候,損失額就是成本,且不論2000多萬人工成本是否扣除了停業期間不可能發放的績效獎勵,

5700多萬的單日營業額直接拿來當作損失,這個操作可以說是非常魔幻了。

相比之下,疫情對全國所有的小餐館帶來的損失一點也不會比這些巨頭要小,而國內疫情緩解之後,那些撐過了疫情的小餐館做了怎樣的選擇呢?

——降價!

現在絕大部分縣城平常的飯館很便宜,七八人吃一頓飯人均也就10、20塊不到,還啥都有。

就算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小餐館人均消費基本上也不到30,可以吃到撐。

就這樣的價格,小餐館的生意也大不如前。

成本上漲是毫無疑問的,但比起採購額巨大的大型餐飲企業,中小餐館面臨的漲價壓力無疑更大。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柴米油鹽醋都在漲,一些中小型飯店卻選擇降價待客,那才是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而另一邊卻是高調愛哭、會喊的海底撈、西貝這樣的巨頭,“想方設法”從顧客身上找補損失。

平時漲漲價可能也就算了,但是正值疫情,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原本打算報復性消費的國人在經過一波降薪裁員潮過後,可能就只剩下為數不多的消費慾了。

然後一出門,發現世界變了,除了大家都帶起了口罩,奶茶火鍋也開始店大欺客了。

於是,就有了漲價秒變道歉。

因為,不道歉不僅會丟失客戶,還有可能面臨約談或者罰款,甚至被疫情之下的“救濟政策”排除在外,巨頭們算來算去,還是道歉划算。

然後還順便上了個熱搜告訴大家:我們不漲價了,你們快來吃。

也許重點不在漲價,是我們的錢貶值了

我們也注意到,說海底撈、西貝、喜茶等等漲價的,都在說這個品牌本身的漲價問題,這個私心固然是有,也不排除特殊情況導致的成本上升。

都是市場經濟,不必要搞什麼道德綁架。

海底撈、西貝和喜茶的漲價行為之所以引起公憤,和消費者普遍面臨收入減少不無關係。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物價上漲速度很快,而工資上漲的速度跟上物價的上漲,甚至面臨降薪、失業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對物價上漲更加敏感。

就拿喜茶來說,平心而論,2塊錢的漲幅並不算高。而且會去喝喜茶的人,也具有一定消費水平,如果是在平時漲價,或許也會有消費者抱怨,但不至於引起這麼強烈的牴觸心理。

雖然只是2塊錢,卻擊穿了消費者的心理防線。

而海底撈和西貝則是另一種情況了。

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有不少人對海底撈和西貝頗有微詞,認為他們的定價貴,性價比低。

如今,他倆一起漲價,更是直接引爆了消費者積壓已久的不滿。

可怕的並不是漲價本身,我們更該關注的是漲價背後的問題,也就是消費需求面臨不足的情況。

當人們收入減少以後,消費需求自然也會隨之減少。

而當消費者選擇捂緊錢袋過日子之後,各行各業都會受到衝擊。

還是以餐飲業為例,消費者不願消費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營收減少,然後商家不得不選擇漲價來維持收支平衡,而這可能會讓消費者更不願消費,於是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墜入流動性陷阱。

漲或者不漲,都是一種市場行為,我們可以接受適當的因為經營成本增長而漲價,畢竟特殊情況之下,活下來都是一件需要拼命努力的事情,比讓他們直接倒閉的要好。但也不排除一種腹黑的可能,那就是藉著疫情之下大家的包容心,渾水裡摸魚。

就說海底撈的漲價幅度吧。

就這次曝出來海底撈的客單價來說,人均220元的消費,相比2019年的一線城市客單價來說,那可就是100%的增長率。

就算是考慮到疫情之下,這個增長幅度也有點說不過去吧?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那麼給了他們膽量在漲價幅度上比以往“過分”了許多的,我們不認為就是他們自己,可能也有市場的原因。

全球各種節奏的放水

除卻消費者收入預期降低的影響,全球國家大水漫灌,也是海底撈和西貝們漲價的幕後推手。

全球各類大水漫灌,推升通貨膨脹的預期。

先看國內。

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M1)餘額57.51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4個百分點。

流通中貨幣(M0)餘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一季度淨投放現金5833億元。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空洞的數字總是顯得過於乏力,如果你覺得貨幣投放只是增加了10%,那真的是大錯特錯。

央行每投放1元流動性,便可以支持銀行3.5元的貸款增長,3.5倍的貨幣乘數,直接將一季度5833億的現金,呈幾何倍數增長,流通到市場中便可以發揮出2萬億的效能。

多出來的2萬億貨幣,到哪裡去?

股市不來,樓市不讓,只能去到確定性最高的消費品中去。

你可以不炒股,可以不買房,但你不可以不吃飯,不睡覺。

這無疑給不願消費和不願投資的人當頭棒喝,給與我們強烈的警告:別攢錢了,去消費,去投資吧,不然要被稀釋了。

事情就是這樣,簡單而粗暴。你不投資,逼著你去投資,你不消費,逼迫你去消費,只有讓資金在整個鏈條中轉動起來,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再看國際,同樣也是這樣的操作。

  • 3月25日,美國國會表決通過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
  • 4月7日,日本通過了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總額達到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
  • 4月9日,歐盟推出了一項價值54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

國際上各個主要經濟體面對當前複雜形勢,有的是經濟衰退的刺激計劃,有的是預防經濟衰退的計劃,但他們動作迅速,整齊劃一:無不推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就是為了增加貨幣供應,提升消費者心理預期,加速經濟的恢復。

效果是很好的,股市漲了,但代價也是慘痛的,消費品價格漲了。

3月,中國CPI同比上漲4.3%。

食品價格上漲18.3%,非食品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上漲6.2%,服務價格上漲1.1%。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海底撈和西貝便是最直接的體現。

成本的推升,脆弱的現金流,不得不要求他們提價自保。

出於此,我們可以抱以審慎客觀的態度。

大放水的影響,在貨幣基金端也有強烈的體現。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破2%,目前是1.8930%。

貨幣基金投資的方向是同業拆借,市場流動性越緊張,收益率越高,而現在跌破2%,均顯示出大量的流動性在金融機構空轉,機構的錢很充足,充足到無法想象的那種。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放水更加直觀的影響,還有房價的上漲。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受疫情影響,全球央行大放水,我們也在三週之內兩次降準。

雖然目前央行還沒有降息,但在全球大勢的影響下,降息可能性很大。出於對通貨膨脹的擔憂,購房依然是不少人的第一選擇。

一線城市中依舊僅深圳環比上漲,其餘城市均下跌。其中深圳3月二手房均價為6524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45%,同比漲3.32%

4月5日上午9點,招商蛇口太子灣·灣璽再度開盤。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此次推出的是N5棟公寓,單套總價2900萬起,共計54套。據悉,開盤半天,全部售罄,吸金約23億元。

一言以蔽之,部分客戶手裡還是有錢,出於避險和通脹的需要,轉手買入了優秀的投資標的,譬如深圳房產。

2萬億的“續命錢”,讓我看清了海底撈漲價的真相!

各國紛紛拉閘放水,資產價格上漲,消費品價格上漲,更多的是一場提前量的狙擊戰,預防未來的通貨膨脹對資產的進一步侵蝕。

股市漲,房價漲,消費品價格漲,存款功能的貨基卻逆勢下跌。

難道說,現金失靈了?

現金從來不會失靈,失靈的只是投資者的心。

很多人都抱有幸存者偏差的心理:你海底撈貴了,我不去吃不就行了?

不行。

西貝和海底撈以及喜茶的漲價,由於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些餐飲巨頭們漲價,也在情理之中,本就無可厚非。

但是動輒1.5一片的土豆片,7塊錢一碗的米飯——過分了。

幸運的是:海底撈撤回了漲價的通知。

龍頭企業漲價帶有示範效應(抄作業)的,海底撈西貝漲價,那麼一點點coco是不是也要漲,巴奴是不是也要漲,二線品牌空間出來了也要漲,最後就連我們的三大餐飲巨頭:沙縣,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也會漲。

這些大企業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享受全社會的滋養,到了關鍵時刻,也要有應該的社會擔當。

你們怎麼看?點贊關注我,每天分享互聯網賺錢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