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一說起太監,很多人的印象都很消極。在中國歷史上,太監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皇權的延伸,皇帝在啟用太監的同時,最終宦官的權力也會反噬皇權,最終導致政權不穩,強大的封建帝國就會逐漸走向崩潰,強大如漢朝、唐朝,最終也在宦官專權下最終崩潰。

但在明朝,有這麼一位太監,他雖然靠著巴結皇帝和后妃上位,卻也是一位優秀的畫家。由於其畫作的出色,還被當時的人寫在書籍中,並以此聞名於世。這位太監又是誰呢?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明朝太監 網絡圖片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圖繪寶鑑續編》中對“陳喜”的記載

這位以繪畫出名的太監名叫陳喜,是明憲宗手下的太監。根據《明史》的記載,陳喜是一名韃靼人,也就是從蒙古草原歸附而來的蒙古人,只是受了閹割進了宮。明憲宗雖然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間雖然曾實行了政治清明,也緩和了不少社會矛盾,卻對萬貴妃十分寵愛。為了獲得更高的地位,陳喜曾嚮明憲宗和萬貴妃進獻了不少有趣的小玩意兒,因此被封為御用監太監,位高權重。直到明孝宗即位後,陳喜才被趕出京城,去孝陵守墓了此一生。

陳喜除了是一位位高權重的太監,也是個不錯的畫家。明朝文人韓昂撰寫的《圖繪寶鑑續編》中曾提到:陳喜很擅長畫花鳥人物,下筆時毫無痕跡,馳名一時。《顧氏畫譜》曾收錄過一幅陳喜的畫作,畫的是兩位讀書人正在山間的小路上依依惜別。陳喜只用寥寥數筆,就將附近的山石樹木和人物的神態勾勒得淋漓盡致,其畫工可見一斑。明朝文人黃鳳池也在《王言唐詩畫譜》中畫出了了一幅模仿他畫風的作品,同樣十分精美。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顧氏畫譜》中的“陳喜”作品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明·黃鳳池 《王言唐詩畫譜》中一幅得配圖落款“仿陳喜筆意”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

為什麼一個出身蒙古的太監,繪畫技術會如此高超呢?

那就要提到明憲宗的爺爺明宣宗朱瞻基了。明宣宗朱瞻基剛剛登基時,就面臨著文官集團對皇權的威脅。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之前,就已經監國多年,其執政思想深受文官集團的影響。文官集團的背後則是江南地區的富商。

明宣宗要想掌握好朝局,就要找到另一股力量來制衡他們。於是他下旨:讓太監們開始學習讀書寫字,這樣他們就能參與到朝政決策中。這些太監通過讀書,不但懂得如何幹政,也開始學會了像文人一樣創作書畫。明憲宗時期出現陳喜這樣一位太監,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明宣宗 網絡圖片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姜紹書 《無聲詩史》 七列為對“陳喜”的記載

明憲宗時期,太監專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明憲宗在努力治國的同時,為了加強自身的權力,建立了西廠,以陳喜為代表的太監們開始四處逮捕官員,藉助皇帝給予的權力為所欲為,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明孝宗時期,這種現象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此後明武宗、明熹宗還是任用太監把持朝綱,因此宦官也就成了維持明朝統治基礎的一根重要支柱。所以當崇禎皇帝罷黜魏忠賢時,他也就失去了與文官集團博弈的資本,他本人又生性多疑,明朝的滅亡也就成了必然。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明憲宗 網絡圖片


他是個蒙古太監,靠著巴結萬貴妃上位,卻以畫作聞名於世

徐沁 《明畫錄》 第三列為對“陳喜”的記載

從明憲宗時期的太監陳喜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明朝太監,更是明朝政治的發展。如果明宣宗當年沒有下旨讓太監讀書,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一位太監畫家,更不會出現明朝後期皇帝依靠太監維持朝政平衡的特殊政治生態。這究竟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必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