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誰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第一城?

當前,全國各地正在興起工業互聯網浪潮,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工業互聯網被產業界各方所看好,中國工業正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工業互聯網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放眼全國,工業基礎強勁的地區希望抓住工業互聯網這張閃亮的名片,工業互聯網園區正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測算,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按照18%的年平均複合增長率來算,預計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

【分析】誰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第一城?


青島喊出了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口號,而上海則要打造工業互聯網2.0版本,那麼誰會成為工業互聯網的第一城呢?

從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地方都有著工業互聯網的巨大發展潛力,首先是工業實力本身就排名比較靠前的,其次是互聯網產業有著比較強大實力的地區,其三是軟件和IT實力比較強大的城市,由於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很長,產業中的重要參與者比較多元化。這些城市都有可能有著巨大的潛力。其中青島、山東、重慶等地都表現比較突出。

青島:工業重地的突圍

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山東稍顯落寞。首先,山東的產業結構偏重工業化,吸引不住年輕人,其次,山東城市的首位度不高,省會濟南在山東的資源集聚力不強。而被稱為北方明珠的青島,正在嘗試抓住工業互聯網的機遇。首先,青島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雄厚的工業基礎,31個製造業大類齊全,在全國都不多見。

工業互聯網瞄準的是工業生產領域的產業鏈、供應鏈,這當中牽扯到眾多紛繁複雜、糾纏難解的細節問題、流程問題、成本問題、談判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很多工業機理的沉澱。在青島,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在幾十年的市場磨練中,對於工業、對於製造的理解自然非比尋常,工業互聯網應該在哪些環節發力,沒人比“老工業”們更清楚。

從2019年開始,山東正在工業互聯網上按下”快進鍵”:

2019年6月,青島提出加快發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2019年12月18日,青島市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推進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用新一代基礎設施支撐新興產業突破;

2019年12月31日,青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速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率先推出市場化運作的5G基站共建共享共用新模式;

2020年1月13日,青島公佈14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其中新基建項目達20個,總投資632億元。

最重要的還在於,青島已經出現了平臺級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卡奧斯,這是海爾孵化出的重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2019年9月20日,海爾正式發佈COSMOPlat,中文名稱“卡奧斯”,它是海爾推出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居國家級10大跨行業、跨領域“雙跨”平臺名單首位,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平臺,匯聚了3.4億用戶、4.3萬家企業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

以卡奧斯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是由傳統的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的轉型,是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型。並且,這是用戶深度參與企業全週期全流程,零距離互聯互通,以創造用戶終身價值的智能製造模式。從卡奧斯的運營經驗來看,這種模式主要體現在互聯工廠的三聯三化:三聯——聯工廠全要素、聯網器、聯全流程;三化——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

在許多人看來,具有製造業基礎的青島,是工業互聯網所需的絕佳場景。不過,青島要發展工業互聯網,除了佈局新基建、發展新技術之外,在工業這個本行上也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升級。在疫情之下,卡奧斯平臺已經大顯身手,這標誌著海爾從製造向平臺轉型的嘗試,而卡奧斯近期獲得了大額融資,則是海爾獲得了市場認可的明證。青島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基地,就需要打造青島的創業生態,畢竟一個卡奧斯還是不夠的,而青島本身的創業生態還是不如南方的城市。同時,海爾這些年概念雖然多,但是海爾卻在營業收入上落後於美的等老對手,頗有些光打雷不下雨的感覺。

上海:打造工業互聯網2.0升級版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裡提出,到2020年,通過實施上海工業互聯網“533”創新工程,即構建“網絡、平臺、安全、生態、合作”五大體系,落實“功能體系建設、集成創新應用、產業生態培育”三大行動,實現“全面促進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國家在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主導力和話語權”三大目標,全力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示範城市,並帶動長三角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上海工業互聯網產業有包括建立基本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體系等五大發展目標。同時,上海也有著發展工業互聯網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在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與汽車、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鋼鐵化工、都市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佈局了一大批優質企業,推動這些企業與互聯網融合,有利於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產體系轉換。

可喜的是,上海各行業企業在各自領域已經湧現出一批工業互聯網的“上海模式”。擁抱工業互聯網,汽車行業有了“花式”玩法,上汽大通已經扛起“個性化”定製的大旗,用戶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選配一輛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愛車,目前D90有多達70%的訂單來自線上。

上海也湧現出了很多工業互聯網的案例。擁抱工業互聯網,C919大飛機這項看似複雜無比的系統工程“化繁為簡”,200多萬個零部件實現與人、機、車間與各控制系統、管理系統的廣泛互聯,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擁抱工業互聯網,上海三菱電梯實現從“生產經營型”向“經營服務型”的戰略轉型,建立起輻射全國的大型用戶服務中心,實現了約6萬臺電梯的遠程監視,實時捕獲電梯性能異常,通過個性化保養服務將電梯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

早在2017年初,上海率先出臺《加快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和《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三年行動計劃》,配套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目前累計支持近150個示範項目,引導企業投入約100億。

2018年7月13日,上海更是在全市層面召開了一場工業互聯網工作推進大會,正式對外發布了《上海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吹響了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示範城市,並帶動長三角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的號角。

上海的工業和互聯網產業基礎得天獨厚。全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111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3.3%,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個百分點。同時,上海有著豐富濃厚的創業氛圍,孕育了拼多多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目前,上海現有工業互聯網企業已超130家,其中服務領域佔據43家,平臺領域佔據37家,工業APP領域19家,綜合領域18家。另外還有安全、網絡領域各有企業分佈。上海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初具形態,產業鏈不斷完整。從上海市工業互聯網規劃圖可以瞭解到,上海已經形成了以松江區為首的國家新型工業化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另外在其他區域也形成了四個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區,分別是嘉定區、寶山區、上海化工區以及臨港地區。從人才資源 、金融資源、 政商環境等來看,上海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很大,而且上海有著廣大的長江三角洲作為腹地,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程度高,未來在打造跨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有很大前景。而上海從來就是就是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互聯網和上海的氣質也頗為相近。不過工業互聯網十大雲平臺當中,上海本地企業並沒有佔據一席,而且工業互聯網相對是比較發展比較長的過程,需要細心地打磨,而近年來上海走紅的眾多互聯網企業,包括B站、小紅書等等,都是以時尚 、洋氣著稱,上海在這條賽道上持續堅定走下去?

重慶:深居產業腹地的工業互聯網新秀

工業曾一直是重慶發展的主旋律。新中國成立時,重慶已躋身中國八大城市之列。1953年,重慶有100多個工業項目得到中央的資金投入,到“一五”期末,重慶的重工業項目雲集,初步形成了工業體系。重慶成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軍工更是獨樹一幟。

40年前的“三線建設”,進一步夯實了重慶的工業基礎。千萬名優秀人才遠離故土,來到重慶安家落戶,艱苦創業,一批大型軍工企業在山溝裡崛起,重慶成為國家的戰略大後方。

上世紀70年代末,嘉陵機器廠在“軍轉民”改革中率先解放思想,吸收借鑑國外先進技術,製造出中國第一輛國產民用摩托。自此,“重慶造”摩托車承載著中國人“更快速更高效”的夢想,行駛在全國的大街小巷。重慶在國企改革上走在了中國的前列。

到上世紀80年代,重慶已擁有近40家軍工企業和科研機構,軍工工業與電子、造船、航天、核工業等結合,積累了技術和人才,為後期的爆發式發展埋下伏筆。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7年成為直轄市以後,重慶工業迎來黃金時期。1978年,重慶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9.6億元,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增長到1.97萬億元;利稅總額由1978年的11.9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219億元。

如今,重慶擁有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工業依然是重慶的重要標籤之一。曾在重慶工業經濟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汽摩產業繼續發展壯大,重慶依然是國家重要的汽車、摩托車生產基地。與此同時,重慶工業格局發生蛻變,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以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電子製造業,開闢出新的天地,創造了新的輝煌。

現今,重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球每3部筆記本電腦就有一部生產於重慶;重慶還是全國第二大手機產地。同時,重慶智能產業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10,電子信息產業進入前8。重慶這個老工業基地,站上了現代工業的潮頭。

重慶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作為成渝經濟圈的重要成員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重慶有著底氣發展工業互聯網。當前,重慶在全面深入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推進智能產業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多年快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重慶致力於推進智能製造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推進智能化裝備普及,智能製造新模式配培育和企業上雲上平臺,努力建設智能重鎮。

據瞭解,重慶就工業互聯網發展擬定的目標是:到2022年將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製造業發展格局,培育3-5個國家級服務平臺,建成20個以上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化轉型的製造業平臺。重慶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浪潮 、飛象雲、 用友等一批工業互聯網企業,重慶較低的成本、 豐富的工業基礎和基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重要位置,都是重慶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底氣。

不過重慶相對而言身居腹地,在人才資源、 金融資源上相對偏落後,同時重慶的工業基礎還是相對偏老化,工業企業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礎不一,同時創新資源不足,這是重慶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弊端。

當然還有有著阿里巴巴的杭州 有著蘇寧等零售巨頭和良好工業基礎的南京 正在從疫情中浴火重生的工業大城武漢,互聯網和工業實力幾乎沒有缺陷的首都北京。。這些城市都將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歸根結底,良好的營商環境環境 豐富的人才資源 先進的技術資源 雄厚的數字經濟和工業實力都將十分重要,但對於工業互聯網之都而言,更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切入點,最終形成產業生態。

廣闊的中國區域和各地不同特色的產業結構,給工業互聯網帶來了廣闊的場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將綻放出美妙的花朵。在這個過程中,地區也要避免閉門造車,不顧地區實際盲目發展,更要避免以工業互聯網之虛,行金融地產之實。我國的一些產業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這樣的教訓,一些產業“鬼城”就是其中的體現,政府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代表了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體現出了實體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無疑是經濟脫虛向實的重要體現。無工不富,工業實力對於中國經濟至關重要,因此美國提出了製造業復興計劃,過度發達的金融產業無疑是不利的,而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口,同時製造業的服務化、柔性化、智能化 、數字化 、個性化,仍然有著廣闊的空間。目前我國已經是製造業大國,有著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門類,有著完善的產業網絡和供應鏈系統,但是仍然有著很多短板,各地爭奪工業互聯網第一城,無疑對於中國工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個地區競爭的過程中,工業互聯網將如浪濤拍岸,發展勢頭一往無前,前途似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