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吹兵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兩隻暴突有如牛眼般的大眼睛,漆黑的一個大鼻子大兵,面如大餅,身壯如山,膠鞋有若小船,透著股蠻牛氣,眼神柔和得像孩童……

這是三毛眼裡的那個“吹兵”!

其實“吹兵”應該是“炊兵”,因為那個大兵是個啞巴,小三毛與他交流,只能用石子在地上寫字,大兵識字少,把“炊”寫成了“吹”,就成了三毛筆下的“吹兵”


01) 初識“吹兵”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啞巴兵在三毛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他幫三毛提熱水壺,一直送到教室;他們用碎石子在泥巴上寫字交流,得知他是啞巴,是吹(炊)兵;老師出現,啞巴兵與她歡喜的握手告別,從此成為朋友。

每天早上見了啞巴,他都丟了水桶,手舞足蹈地歡迎三毛。

小三毛教啞巴辨別:吹和炊的不同。

當他把“笨”字寫成“茶”,三毛就敲敲啞巴的頭,儼然是個小老師。

這些細節,勾勒出一個栩栩如生的畫面:一個小女孩蹲在地上,一筆一劃地教,而一個粗壯的大漢,笨拙而認真地學……


02) 三毛講“吹兵”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啞巴是四川人,媳婦要生孩子時,他被抓了壯丁,又被帶到臺灣。至今,媳婦生兒生女都不曉得……

三毛給同學們講這些的時候,同學們聽呆了。老師卻說是假的,不讓當真。

三毛相信那是事實,那是她和啞巴打手勢、畫畫、寫字,猜來猜去,拼了好久才弄清楚的,那是個真實的故事。

在一個孩子眼裡,啞巴傷感的眼神,揉揉她的頭髮,扯端正她的衣服,很顯然是把眼前的女孩當成他未謀面的女兒。

母親不滿意學校讓孩子們提熱水,但也是無法抗拒學校,知道啞巴替女兒提熱水,很是感激他。


03)三毛和“吹兵”的交往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啞巴每日都呆呆地等我,一見到我,就笑成一朵花,連書包都替我背,送到教室門口,再依依不捨離去,就像一個不知如何疼愛女兒的父親。

啞巴沒有錢,送我的禮物總是芭蕉葉子。三毛給啞巴的是美勞

課的作品,或者一顆話梅糖。

他們一同坐翹翹板,啞巴總是細心地用手壓,聽小三毛指揮,從不顛痛她。

而我與啞巴的交往,老師總是憂心忡忡。

啞巴的部隊快要走了,他送給三毛一個金戒指,做分別禮物。三毛知道那很貴重,嚇壞而跑掉。

04)老師不讓三毛和“吹兵”做朋友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老師家訪,詢問我和啞巴交往情況,並誤會啞巴,我氣得大哭。

老師不讓我跟啞巴做朋友,我不敢反抗老師,疏遠了啞巴,腦子裡卻一遍遍回想著啞巴的善良:見我為他打架,他很想抱抱我,終究又沒有,只是點個頭,流淚般的走了。

啞巴總在牆角哀哀地張望,見到三毛,一連畫了十幾個問號。肯定是他莫名其妙地被疏遠,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而三毛只是無力對抗老師的權威,唯有辜負善良的啞巴。

啞巴的部隊要走了,他送給我一個紙包,並認真地給三毛一個舉手禮,眼睛佈滿血絲……

他低頭大步走了,帶著重重的悲傷……

那個鏡頭,一直留在三毛的記憶裡,讓她負疚一生。

啞巴給的紙包上,有他部隊的地址和名字,被老師沒收;一大口袋的牛肉乾,那在孩子眼裡,貴重如金子般的牛肉乾,被老師餵了狗……

老師做這些的時候,臉上竟然是平靜而慈愛的微笑……

05)難以釋懷的負疚

三毛的《吹兵》:權威壓制下的弱者,只能辜負善良


那是三毛今生第一次辜負人的開始,而這件事積壓在內心,一生難以釋懷。

她自責當時的懦弱,總是悲不自禁;她自問而人生的不得已,難道只是用“不是我”三個字便可以排遣嗎?

對啞巴兵的負疚之情溢於言表!

啞巴快步迎上來,她掉頭就跑;啞巴在窗外眼巴巴望,她卻低頭不看他……

把啞巴的疑惑和失落,小女孩的膽怯和愧疚,形象地勾勒出來。

文章平靜的敘述下,掩飾不住三毛自己內心的極不平靜。溫婉的文字,讓我們理解啞巴的善良,也對小女孩的無奈,感同身受。

老師的命令:不可以來往、不許打招呼、不可以再做小老師、不能玩蹺蹺板、更不能送禮物!

而這些,都是啞巴和小女孩交往中,最快樂的記憶,卻被老師無情的扼殺。

小女孩的沉重與悲傷,還有那種不義的恥辱,都無法跟老師的權威對抗。

因為那是一種無關任何工作學業的被迫無情,作為小女孩她,沒有選擇的權利。

她只能喊“不要怪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這是弱者心底的呼喊!屈服於權威,卻只能讓善良的人受委屈。

深思……

作者:撫琴獨吟,靜坐一隅慢撫琴,攜手風雨輕吟詠。願用走心文字,記錄溫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