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再读《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我上初中时就很喜欢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描述的那个落英缤纷,安静祥和,其乐融融的地方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向往不已的理想世界。我记得那时我还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它改写成了一篇现代文,还被当成了范文。年少时的认知,流淌出来的文字也仅仅停留在对桃花源这样一个梦幻世界的真情描述上。

近来,重读《桃花源记》,已是阅过世事沧桑,看淡人情世故的年纪,读着读着,我读出了些许与少年时颇为不同的感觉,从中看到了人性的黯淡与光芒,看到了生活的追寻与希望。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写于乱世之中的作品,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愿参与政权之争,鄙视黑暗统治,心中向往着一片乐土,心之所向下,写出了这篇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梦幻色彩浓厚的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古诗中,渔夫往往是一种超然物外,清高孤寂的形象,如柳宗元《江雪》诗中那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渔人,而陶渊明小说中的渔人与之截然不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段文字,我读出了一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

渔人划着船沿着溪边走,走着走着,竟然忘路之远近,这份景色令他陶醉其中而不自觉。

读到这里,我不由共鸣不已,人生中那些不知不觉走进的风景都是一份最美的邂逅。无意中发现的风景少了很多刻意,很多人为虚饰的成分而更加引人入胜。恰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透彻。想来此时的渔人,也是心境单纯,只爱美景的吧!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离开了船这一生存的工具后,却探寻到了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而通往这个世界的进口最初是很狭窄的,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执着前行,由此眼前豁然开朗。

我看到这段文字时,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作为一名经济专业的工作者,当我开始写第一本小说时,前路一片迷惘,我在懵懵懂懂中完成了小说的创作,并得到了美女编辑的赏识得以出版。

而当因健康原因离开职场,品尝百般滋味时,我又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路,我觉得我可以把我的写作经验介绍给更多的人,于是,喜欢读书,相信语文可以陶冶生活的我做起了培训,我觉得这是一份符合我真诚坦荡心性的工作。

读书人总愿意把自己的心情放进文中,用书中给予的力量赋予自己在蝇营狗苟的现实中披荆斩棘的勇气。

人生会面临诸多无奈的时刻,唯有心存美好,一路向前,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民风淳朴,对贸然闯进的渔人,人们不仅没有严阵以待,反而热情好客,毫无任何虚伪客套的寒暄。

这样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不是久违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种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当渔人讲到外面战乱,朝代更迭时,桃花源中人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番感叹惋惜之情,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令人感动,他们待人接物的简单令人向往。

有的现代人,交往起来令人心累。他们总是以利益出发,蝇头小利也计较。你对人太好的时候,对方会觉得你有所图,你敬而远之,对方又会觉得你过于独立。

其实,人际交往,快乐就是原则,若帮助了人,你记得我的好也罢,不记得我的好也罢,都无所谓。何必彼此增加负担呢!

桃花源中人不希望渔人将他们的情况说给外人听,原因文中并无阐述,也许是天性低调,也许是习惯了安宁,也许是真的不愿意走进一片嘈杂......

就如现代人心中,偶尔,你是不是特别向往一份不被打扰的尊重。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文中写到这里,渔人的形象似乎由模糊转为清晰,但也由清晰转为了令人愕然。他没有信守承诺,而是充满了心机地处处做记号并一到城里就禀告太守。

至此,小说也并没有说明渔人这么做的原因。或许他觉得那样的风景就该共享,或许他也想拥有那一片净土,或许他觉得桃花源人的生活太封闭了,应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但不管他动机如何,他丢掉了可贵的诚信。

也正因此,渔人沿着他所作的记号寻找梦境时,迷路了,他迷的不仅仅是脚下的路,更是他心中的路。

人性坦坦荡荡,毫无所求时,他就会看到最纯粹的风景;而一旦心怀叵测,用尽心机,所有的一切美感就会荡然无存。

那么,桃花源就是找不到了吗?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刘子骥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桃花源记》以一个真实的背景写了一个虚构的故事,虚虚实实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出神入化的写作才能。

高尚的人向往不已的地方,那一定是一个美好的家园。

也许有人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繁荣时代,桃花源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并不值得欣赏。其实,桃花源也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无论红尘如何喧嚣,都可以固守住心中美好宁静的心田。

如果我们不能拥有达则兼济天下的环境与机遇,至少,我们可以独善其身,令美好的精神家园芬芳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