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若無被時光收藏

記憶該如何呈現

青石巷口

早已斑駁的老屋閣樓

鐫刻著關於時間的古老詩文

這無比深厚的庭院

塵封了無數的瑰麗傳奇

當故事在鐘擺裡翻開序幕

那青灰色的石牆如絲棉一般柔軟

觸手溫潤

——《邂逅良戶》

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如果,這世間有一種生活可以稱之為詩意,我想良戶定是最佳代表。我原以為,所謂的詩意即是山水桃源。殊不知,詩意有它流傳千古的純正血統,離開了它所生長的沃土,它就猶如失去靈魂的肌體,看似存在,其實早已名存實亡。強加於其上的華麗辭藻依舊無法掩蓋它的淺薄和勉強。

可能,文字的變革發展,純正的唐詩宋詞只能是一種無法複製的存在,我們費盡心思,看似完美的解讀不過是刻意的塗鴉,決不能真正讀懂作者的心思。

推開歷史厚重的大門,從那亭廊裡走出的詩人,用一種決絕地方式切斷了後來者的繼承。或許,他們知道,文化的長河不可能永遠澄清,每一次拐彎,都將是另一種形態。只有拐彎後的全新樣貌才是真正屬於那一段流域的獨特記憶,而前者只是促成下游輝煌的積澱。

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良戶的詩意不應該是源於變革中時代文明的強壘硬砌,而是來自於古樸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閣樓老屋。

穿過歷史千年煙塵,那寧靜古樸的老屋用它們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時代的輪迴變遷。良戶是如此簡單,簡單到一眼就足以看透它的前世今生,簡單到它依舊只是它的少年模樣。但是,走進良戶的庭院,坐在靜謐的老屋,穿過深深的巷道,透過精美的窗格鏤刻,青石木柱才能認識良戶,若想讀懂良戶非得與它有深入的接觸不可。

我掏空了腦海裡所有關於歷史的記憶,卻總也無法將其鑲嵌在某一段歷史的時間軸上,這種無力讓我感到困惑。想必,良戶的記憶無需歷史的印證,它固執地特立獨行,不被世俗所擾,不去刻意迎合,自顧自書寫著只屬於它自己的詞韻格律。也正是這樣的不拘一格才真的勝過所有對歷史人物的強拉硬扯而換來的牽強附會,反而讓它被世人讚歎和喜愛。

既然有自身的魅力存在,也就不需歷史的襯托,明清遺蹟也好,宋元古村也罷,只不過是愛其之人的好心鋪墊。究其深意,原是不論對錯的好意,初心自然也是想讓良戶的聲名遠揚四海,讓醉心古建的人們得以看見和發現這裡建築的精美,也讓中國傳統建築的瑰麗燦爛得以無限放大。

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我相信這世間所有的相遇,不管是人和人,還是人和物,又或是人和景,都是緣分使然,冥冥中自有安排。

良戶之於我,是生命裡必然的相遇,只是在安排這一情節時,命運之神巧妙地利用了美到讓人窒息的唯美柔光,用最為質樸的方式,寫下了這過去和未來的奇遇。

初見良戶是在夜裡,零星亮著的路燈被古樸的燈罩禁錮成一抹橘黃,映照著千年前的青石街道。從那並不寬敞的巷道走過,仿似穿越了時空隧道,一種無以名狀的激動由心底湧起。我當時想,走出那幽深寂靜的巷道,會不會就是另外的一個世界,會不會就能看到明清時期的古人?

當然,那些荒唐的想象終歸在一方仿古的院子裡結束,時間還是那個時間,沒有後退也沒有前移。

在清晨的微光裡綻放出全貌的良戶又一次不出意外地驚豔了歲月,征服了我近乎痴迷的目光。幾百年光陰流逝,時間帶走的只是時間,帶不走這裡曾經的輝煌燦爛,帶不走這裡的詩意生活,帶不走這裡的書香詩文。

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看似樸實的農家小院,門樓上形體不一的匾額,精美絕倫的雕刻裝飾,歷經風塵依舊威風凜凜的雄獅,無一不透露出時代的滄桑印記。人們看似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循著時序,有條不紊地向前推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依舊如此精緻而祥和。

我想,千百年前,當郭、田兩家人遷移至此,這片土地就和詩結下了不解之緣。耕讀文化就從這裡開始,走向中國的東西南北,成就了一段段傳奇而絢麗的文化故事,填補著良戶空白的山水田園。

詩意棲居|邂逅古村良戶


時至今日,良戶那當初對詩意的極致追求依然如故!

時光不曾辜負,歲月也不曾掩蓋。隨著斗轉星移,良戶將詩意藏進了它的脊骨裡,哪怕只是一眼,就足以讓人永遠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