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父女跨洋戰疫情

“阿潔,儘量少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布魯塞爾時間下午1點,旅居比利時華人、全科醫生林潔又收到了父親從中國發來的微信問候。

在比利時忙著新冠肺炎義診的林潔,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的父親林國明——這位曾在比利時從醫數十年的老中醫,一直在中國密切關注著她的情況。“上陣父子兵”,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戰役中,林家父女正跨越重洋,一齊上陣。

“你一定要有信心”

“我們公司已有兩名同事確診了新冠肺炎,我應不應該馬上回國?”3月中旬,剛準備下班的林潔突然接到一通僑胞的電話。這名有輕微呼吸道症狀的僑胞已焦急萬分。

接到電話的林潔顧不上下班,趕忙開始電話接診。經過初步判斷,林潔認為她可能輕度感染新冠肺炎。然而,對輕症患者來說,長途飛行很可能加重病情,並且途中存在傳染風險,可能影響其他乘客健康。最終,林潔認為,居家靜養是僑胞當時最好的選擇。

“我反覆和她說,你一定要有信心,對醫生要有信心,對自己也要有信心。”在林潔一遍遍的開導下,僑胞聽從林潔的建議,選擇居家隔離。十餘天后,她的身心狀況都有了明顯好轉。

類似這樣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診斷,林潔已進行了很多次。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比利時蔓延時起,在當地醫學界的呼籲下,林潔承擔起對非緊急病人的遠程問診工作,以緩解急診和住院部的就醫壓力。從3月下旬開始,林潔加入了由旅比華人醫生聯合組建的抗疫醫療服務隊,為廣大旅比僑胞提供防疫諮詢、就診指導及協助緊急救助服務。

“經常向父親請教”

林潔在比利時抗疫的過程中,身在中國的父親林國明一直緊密關注女兒動態。

“我經常向父親請教,如何使用藥食同源的方式,輔助緩解居家隔離病人的症狀,幫助他們早日痊癒。看到網上分享的中藥方劑時,我也常會和父親討論,這些方子是否適用於當地病人。”林潔說。

林國明也把自己平時健身用的拍打經絡運動做成視頻教程,讓女兒林潔分享給病人。“這些教程不僅能幫助病人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也能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避免在家過於焦慮,影響睡眠,有礙健康。”林潔說。

遇到不好把握的病症時,林國明一直是林潔身後的“資料庫”。“我經常和林潔說,如果遇到處理不了的疑難雜症,都可以來問我。如果我解決不了,我就幫她和相關領域的專家牽線搭橋。”林國明說。

然而,遠在中國的林國明,看到女兒在國外日夜忙碌,也不免時常擔心。

“之前是女兒每天給我打電話,現在是我一天一通電話打給女兒。”林國明說,“我也是醫生,我知道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和感染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我的心裡常常陷入矛盾:作為父親,我希望女兒能保護好自己,遠離危險,健康平安;但作為她的同行,我知道,在病人最有需要的時候,醫生肯定要義不容辭地往前衝。”

“做了該做的工作”

比利時疫情暴發後,接二連三的問診電話讓林潔常處於生活不規律的緊張狀態。“每天都會時不時收到問診電話。有時候,正在進行電話問診,新的問診電話又打進來。”但林潔並不在意:“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工作。”

在會診之外,林潔也沒閒著。她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將比利時醫政部門發佈的新冠肺炎就醫指南翻譯成中文,發表在華人報紙上。林潔說:“每天我都會關注比利時官方及國內外各大醫學學會網站發佈的信息,時刻確保自己瞭解最新信息、掃除知識盲區。”

上週,林潔還曾到當地醫院分診中心會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林潔說,這件事她一直偷偷瞞著家人,因為害怕他們擔心。

“問診結束後,我已經自我隔離過一段時間了。等爸爸看到這篇報道時,他見到我活蹦亂跳的,應該就不會那麼擔心啦!”林潔想了想又加了一嘴,“但估計我也得好好哄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