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邵勉力 作者

旅行也是一種癮。

人在旅途,在路上的那種狀態,那種期待、回味,那種用自己的眼睛在看,用自己的耳朵在聽,用自己的感受在理解,用自己的心在喜歡和不喜歡,都很讓人心曠神怡。計劃著,未雨綢繆著,準備著,然後出發啦,離開啦,靠近一個新的地方,全新的背景、觀念、文化、風俗、飲食,差異呈現。而差異,就是最大的誘惑吧,最重要的刺激。

每隔一定的時間段,不出去走走,則憋悶,則沮喪,則忍耐,則負增長,也算歎為觀止了。走出去,接近,再遠離,再認知,一個個漸趨,一個個不斷循環,旅行就是你參與其中的再創造過程。走馬觀花也好,文化苦旅也罷,在路上就是理由,這過程以一當十,足以使一個人返璞歸真,童心永駐。

旅行的魅力在於靜觀其變。你在自己身上看著自己平緩前進,像是多活了一道。每一次重新出發,都是抖落掉一層麻木外加一層厭倦的塵埃,又爭取了一次青春不老的機會。年輕的記憶和打動,登臨送目,多美好啊。

風塵僕僕,聚聚散散,還能要什麼呢?行萬里路,於我,是銷魂的感覺。

我感謝“旅行”這個詞。

保定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保定有史以來都是河北省會,受害於文革,1968年武鬥,省會被迫遷到石家莊,使石家莊受益。歷史悠久的老城,堯帝故里,自古燕趙慷慨悲歌地之燕,有清180多年,更是直隸總督衙署所在。清朝直隸總督的地理範圍包括現在的京津河北和內蒙、東北、山西的一部分。曾國藩李鴻章都當過直隸總督,都在保定住過,其中李鴻章任總督25年,快成半個保定人了。難怪看張愛玲的回憶錄,說她小時候7、8歲前住在天津的花園洋房裡,看來李鴻章在離保定很近的天津也置了房產,那裡和上海的花園洋房都是兼管洋務的李鴻章留給女兒,也就是張愛玲她奶奶的遺產。

不過現在的保定,車牌號是冀F,說明GDP在河北都不是靠前的。晚上9點全城就黑漆漆一片,餐館打烊,街上空空無人。不再是省會的保定,精氣神兒有些萎靡。清明時節的保定城,樣貌上也有些落寞。不過話說回來,發展上沒那麼高歌猛進的地方,就總會有出其不意的精彩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翩然綻放,保定就是。清代的保定十二景,沒想到大部分都健在,且保繕得很好。

古蓮花池,北方唯一與頤和園、圓明園齊名的私家園林,始建於元代,清朝曾作為行宮接駕乾隆皇帝七次,後來還接駕過慈禧太后。雍正時期在這個園子裡還開設了中國最高學府蓮池書院,現在的藏經樓中仍藏7000多卷經書。元以後的大書法家,凡著名者,都在古蓮花池留下墨寶,碑刻基本完好,光看這一處,保定就不虛此行。蓮池書院中還有若干小四合院,別有洞天。乾隆住過的假山石後的四合院,當年是個三進院,非常講究。直隸圖書館,古色古香。漢白玉的梯橋,洗練、粗獷。

直隸總督衙署。我去過的國家和省、府級的衙署,除北京紫禁城、南京兩江總督府、山東孔府、江蘇淮安府,這是第5個。衙門路過一下可以了,天下衙門一個樣,權當公園和陳列館晃晃。大旗杆,是直隸總督府掛府旗的,高33米,現在是保定的地標性標誌。保定直隸總督府,清朝共有過總督74人,歷99任。

保定不大,出了總督府走兩步就是大慈閣,純木結構。我在這個院子裡仔細盤桓,天氣太好,華北的藍天,太陽,彷彿讓眼睛熠熠生輝。這座元代建築,木頭舊到泛白,覆蓋著時間的光與色,駐留下歷史的痕跡,見證了一座城池的興衰。大慈閣原名大悲閣,與我對這裡的感覺一致,慈和悲,還有寬容。

還找到了保定八景外的幾處。直隸第二師範學校舊址,建於1906年。舊址的隔壁,就是第二師範的傳承,現在的保定外國語學校,校園非常漂亮。保定的天主教老教堂,氣勢大,建築與雕塑精緻。特產方面,保定有醬菜、甜麵醬、驢肉火燒、滷雞、芝麻香油、包子。還有一種老麵包,方方正正的,很軟,據說因為不甜而微酸的老味道得名。早晨去吃了保定人的早點牛肉罩餅,一大碗,下邊是餅片兒,餅上面鋪上牛肉,再澆上牛骨頭湯。中午老號白運章吃牛羊肉餡兒包子,叫包子其實更像是大蒸餃。牛肉和羊肉餡兒,各來一盤,薄皮兒大餡兒,一咬一包汁兒。

滿城

滿城靖王漢墓,是崖墓,就是一座山。山不太高,也不太大,但是風水寶地,是難得一見的太師椅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及王后竇綰墓位正中椅子靠背,旁邊一左一右兩個扶手山包。坐纜車上山。有過纜車上華山的經歷,這個小山對我完全沒有影響和威脅。纜車上俯瞰滿城,像一個濃縮的積木方盤。比例一變,帶給人一種非常模糊而又超現實的印象。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也是1968年,部隊深挖洞時挖出漢墓。正值文革混亂百廢時期,是郭沫若來主持的發掘工作。漢代文物考古三大成就: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河北滿城漢墓,廣東南越王墓,尤以滿城漢墓出土精美文物最多,一萬餘件。現在大部分寶貝都在河北省博,包括最著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想看國寶還要去石家莊。

漢墓結構多按照主人生前的住房樣式建造地下宮殿。修在巖洞裡的劉勝墓和竇綰墓就有齊全的前堂、後室、衛生間、車馬房、庫房、盥洗室、走廊、排水系統。其中竇綰墓的大廳非常巨大,因為她比靖王晚逝10年,更有功夫為自己豪華一下。建造時還沒有火藥,據說是採用燒山法,先大致開出一個形狀,然後用火燒山,再用水撲滅,趁石頭酥軟時開鑿山洞。

滿城這裡只有陶器是原件。也沒有一個專業的展覽館,陶器就擺放在兩個墓裡的每個功能區域。陶缸,陶耳杯,陶罐,陶盆,多是酒具。劉勝和夫人不是一般的愛酒,兩人都陪葬了3000多斤酒,每人能裝200斤酒的大陶缸都有16個。西漢那時還沒有發明高度白酒,喝的都是米酒,4度5度左右,所以可以大碗喝酒,每耳杯可盛半斤左右,但如果連喝10杯,也能醉人吧。

漢代的藝術珍品長信宮燈和錯金博山爐,這次只看到複製品,造型古拙。金縷玉衣沒敢拍,山洞裡看著讓人害怕。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漢墓入口處有一排石雕,獅子、羊、麒麟、官員,造型敦厚,瑞獸都被時光之手撫平了稜角,渾然地停息在如同永恆的山巒下。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滄州

滄州很大,像個大城市。這是河北我最後一個沒有去過的城市,來完滄州,河北對我沒死角。

住滄州迎賓館,吃了兩頓老字號,一頓午飯和一頓晚飯。午飯吃百年吳記老店全牛湯,晚飯吃滄州飯店。午飯這碗牛肉湯是我吃過的最貴的一碗牛肉湯,要50塊一碗。牛肉湯其實是牛雜湯,一碗全牛內臟,燉得稀爛,盛時給你撒一大把蒜末兒一把香菜末兒,用不鏽鋼盆託著自己端到桌上。一個空桌子上放著烙餅、白饃和雜麵窩窩,用個小篾笸籮隨便拿。我眼見著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女士,吃了兩角烙餅,兩個白饃饃。要知道,這是在進一大碗牛雜湯的同時。晚飯來晚了,已過8點,開始滄州飯店的服務員說走吧沒飯了。找了領班商量,領班說料不齊,特色菜是沒有了,如果認可就和料的菜給你做倆。結果這頓“就和料”的滄州晚餐吃到麻辣鮮魷豆,溜腰花,木須肉,酸辣湯。傻眼的是滄州菜量巨大,十寸大盤,一個菜就能吃飽,飯店也不提醒,浪費。

剛到滄州一陣恍惚,怎麼都說天津話呢?再一個恍惚,從保定到滄州,隨處可見驢肉火燒店,河北哪來這麼多驢呢?

滄州市裡看了清真北大寺,不是禮拜日,寺內關閉。北大寺是明代建築,一院子鴿子,和平無聲。

郊區看了著名的滄州鐵獅子。後周的文物,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也是體型最大的鑄鐵獅子,高5米多,身長6米多,寬近3米,總重約3萬多公斤,就是30多噸。時代太久,現在獅子鏽蝕及損毀嚴重,頭部剩點殘留,四肢靠支架支撐。滄州鐵獅子充分證明了中國古代鑄造工藝的厲害,藝術性次之。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至此,河北四大名勝古蹟,即河北四寶: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已全部看過。為什麼要到處跑去看過去的東西?想看過去的輝煌,它們是在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下產生出來的,又為什麼衰微,為什麼湮滅。現在,大概知道了,見善則遷,就是動力吧。

返程,四月的青苗遍佈河北大地。路邊,現世的桃花,帶著見證過滄海桑田後的安然,正為我們盛開。

趁現世的桃花不老,走,去河北


轉自馬蜂窩,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