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正確看待電動汽車電池風冷、液冷、冷媒技術標準?

在《豐田在華邁出純電動汽車第一步:重新定義安全、操控、循環|汽車預言家》發佈後,引發了有關電池散熱風冷好還是水冷好的爭議。目前,對於電動車動力電池散熱存在風冷、液冷、冷媒冷卻的三種形式,在外界看來,液冷是電動汽車中最具效率的冷卻方法。

汽車預言家在採訪中很多專家表示,從定義上來講液冷方式的冷卻效率最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液冷適合每一款電動車,最終匹配需要從實際使用情況上進行調整。

據瞭解,豐田首款純電動車CH-R EV、奕澤 E進擎應用冷媒冷卻系統,同時在電池組周圍佈設風冷管道進行散熱與撞擊緩衝。根據官方信息,豐田的冷媒冷卻方式與駕駛室共用壓縮機,實現對電池組的冷卻。

目前,中大型電動車型採用液冷方式,在很多專業人士看來,這種設計與整車輸出功率有緊密聯繫,一般來講,輸出功率與發熱量成正比,當風冷、冷媒無法對電池組實現快速有效控制的時候,廠家會選擇液冷方式進行冷卻。

雖然液冷擁有更好的溫控能力,但液冷系統會使電池包的重量增加,降低整體能量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專家看來,對於CH-R EV、奕澤 E進擎而言,冷媒冷卻與風冷冷卻足以應對150kW的最大輸出功率的電池組。

由於外界對風冷、冷媒冷卻以及液冷技術層面的解讀,很多人疑惑,豐田為什麼沒有選擇液冷?需要注意的是,豐田對於電動化的規劃已經佈局e-TNGA、電池循環利用等多方面,CH-R EV 與奕澤 E進擎對於豐田而言,只是在中國邁出純電動汽車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