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想了解更多的交易策略和分析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量子外匯”。如果你有任何交易問題,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號yongbuyanqizf。

進入公司官網www.szqhzh.com可瞭解更多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你知道“窮”字為什麼這樣寫嗎?

你知道“窮”字為什麼這樣寫嗎?

你知道“窮”字為什麼這樣寫嗎?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不要枯,賺錢方法千百種:

@我是剛來的

原來發帖都是問如何賺到第一個100萬的,看到這個帖子頓時感覺到通脹猛如虎。

老股民的建議:

1.不要賭

2.保住本金(搜一下三個知道)

3.降低預期

最後想說,其實1000萬沒那麼重要,保持你們現在的狀態就好。

@春滿舊山河

先別想著錢,先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則有錢也守不住。我07年入市也賺過200萬(400萬本金),能力不足08年全賠回去了,還倒貼280萬本金。到14年我能力齊備後,用剩下的120萬三年賺了2000萬+,而且經歷股災N.0後的今天這些錢基本還在。

@tattat731

1984年,澳門的,方法如下:

2009年金融海嘯剛過去時買房,130萬澳門幣,可以0首付,現價400萬;

2010年時壓注港股,內房曾替我賺不少;

2013年左右再次把樓宇升值的部分加按(二次貸款), 套取資金買離岸美元債, 恆大有八九釐,港元利息成本約2.5釐;

2013年左右開A股戶口, 當時A股有很多優質股比H股平,例如寧滬高速; 重倉中國平安.

2015年完美避開大牛市( 我聽到加油站員工在談股票!!!!), 市場過熱, 清倉後做了一年期逆回購.

2017年開始開立私人銀行戶口,透過低息借貸, 大買亞洲高收益債, 雅居樂, 碧桂園永續債等;

2018年開立新加坡股票戶口, 把部份香港的股票轉去新加坡, 利用坡元低息借款,大買新加坡高息REITS, 繼續玩利差遊戲.

2019年受達利歐影響, 年初約1300美元 / 安司大買黃金.

現在組合: A股(平保, 重慶水務,平安銀行, 國債, 大秦鐵路等) /港股 / 美元債(加槓桿) / 新加坡REITS(加槓桿) / 黃金 .

策略: 以收息策略為主, 閒時打新股/ 可轉債.

早兩天賣了深圳機場, 現在等嘉實元和清盤.

資產: 約2700萬港元, 負債約1000萬港元( 房貸,債券負債, 新加坡那邊的負債)

每月自由現金流約10萬港元. 不過我還是天天六點起床去的~~~^^

@crystallsy

坦白說:

普通二本,證明智商並沒有特別高,性格大條,職場規則玩不轉,證明情商也沒有特別高;智商和情商沒有特別高也就是不太適合創業;

不喜歡IT,家裡是農二代,證明目前最能賺錢的IT行業和金融行業(依靠人脈和資源)也不適合你;

按你自己說的情況,期望資產翻10倍達到1000萬,就只能通過投資一條路了,

2011年畢業的,也就是今年30歲左右,算你60歲翻10倍到達1000萬,按現在的百萬資金算,需要年化8%,複利滾30年,就可以達到1000萬了,這個投資指數基金也能實現;如果想50歲達到1000萬,那需要年化12.5%,優化指數基金投資策略也是可能實現的;如果想40歲達到1000萬,那需要年化26%,這個,炒鞋炒幣搏一搏,贏了男模會所,輸了單車摩托……

@testyou

賺錢和工作差不多,除了能力以外,還需要起點、運氣。

就投資金融市場來說,運氣好的話,你入市就碰上大牛市,順風順水,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運氣不好的話,即使你確實比大部分人努力的人更努力,投入時間和精力都不少,但依然做什麼都是錯的,錯到你懷疑人生。

這就是順勢而為和逆勢而為的不同結果。

而做其它生意也差不多,每個行業都有其自身週期,你踏對了週期點,做起來自然是輕鬆自在,然而你踏錯了週期的點,那賠本賺吆喝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你有嘗試過做生意,你可以把投資當成踏入新的行業,而賺1000萬,則是想要在這個行業通過投入你全部身家,賺10倍的錢,這樣你才會理解這個難度有多大,對你而言,心態會好一點,心理準備會準備的充分一點。

做生意,無非講究

1. 這個生意能不能賺錢?

2. 這個生意風險多大

3. 這個生意能持久嗎?

4. 我有能力做這個生意嗎?

5. 生意成功和失敗後我該怎麼辦?

@桃葉落

大多數有一定學識和閱歷的普通人能快速進入的行業,比如電商、家政、廣告設計、培訓、代理銷售某種產品等,在一年多兩年時間內賺足一百萬的人,都不在少數,這並不是一個多麼高不可攀的目標。

比如我們這個網絡營銷行業的一個分支,文案寫作,我上月得知一個同行的操作方式,把我驚掉了一個下巴:他僱了50來個業務餘員,就按著人家企業官網上留的QQ、電話等聯繫方式,用最原始的主動聯繫的方式去找客戶,一個月竟然也有三百多萬的收入!淨利潤至少有一百多萬。

一個省內,業務比較活躍的各類企業大概有二三十萬家以上,這其中至少有十之一二,每月出於更新官網,公眾號,優化搜索以及出新品等各種亂七八糟的原因,會有幾篇到十幾篇的文案需求量。在他們看來,寫這些文章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只要和他們對接默契,基本功到位,服務態度貼心就好。企業和營銷服務方的溝通成本是非常高的,一個企業恐怕至少要花半個小時以上,才能說清楚自己的業務特點和需求。所以,儘管這行同行很多,但只要你和企業客戶搭上話了,中標的幾率還是蠻大的。沒哪家老闆會為了每月幾千的軟文單子,去對比七八家甚至十幾家同行。

我以前沒想明白這一點,所以對於主動的推銷並不積極。我之前的客戶都是做成功了一個,然後別人又介紹朋友來的,慢慢這樣累積。自己平時對於上門推銷的企業,基本都是直接不說話一下子掛斷。所以像這種電話營銷,我從來就沒試過,哪怕它的試錯成本很低,只需花1000多底薪請一個應屆生來試一個月。

上面這個案例,只是一個引子。你從中應該可以看出,每個行業都可以賺錢的,賺大錢的,儘管有些賺錢的方式看起來很彆扭,難以置信。影響你賺錢的,不是行業的不同,而是你個人的能力與品質,還有你的特長和資源。

我現在再說點乾貨的吧,是我給我的客戶們服務的心得。每一次創業,都會有一個從起步試錯,到掌握成熟的,能穩定賺錢的業務流程的過程。我們當然希望把這個起步試錯的週期和成本給儘量的壓低,因為創業者十之七八是栽倒在這個階段。那麼這就牽涉到對行業選擇的問題,當然,我說的這個行業選擇,都是普通人拿著十幾萬就可以去啟動的行業。

什麼行業是能將試錯階段壓縮到最低的行業呢?就是那些解決客戶的剛需,而你又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或才學,把你的競爭力提高一截的行業。

像服裝這種非剛需的行業,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試錯,才能找到一個成熟的操作模式,然後開始比較穩穩的賺錢。這是不適合創業者的,它適合在這行有相當經驗的人。

這個經驗,並不是指你對產品、服務本身熟悉,而是你要對其成熟的業務模式熟悉。就要在淘寶上賣衣服,你比一般的摳腳漢子更會選款,更懂潮流時尚,這是沒用的,你真正需要懂的是如何操作一個爆款,用前期的付費流量來換取後期大量的免費流量。現在要打造一個爆款,流程都非常複雜而冗長,一步出錯,就可能前功盡棄。新手別說不知道怎麼操作,就是內行手把手教你整個流程,失敗的概率也很大。

再看另一些行業,開飯店。吃飯算是個剛需吧,可你看我上面那句話的後半句,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學,讓你具備略高一等的競爭力嗎?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配方,好的大廚,恐怕也是辦不到的。

那麼符合我說的兩個條件,是什麼洋的行業呢?還是舉個例子吧,裝修,家政。這倆行業,客戶只要接觸你了,幾乎必然是有眼前需求的,不會有人誰閒來無事先儲備著幾個裝修或家政的企業,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在客戶眼裡,天下的裝修,家政企業乾的事,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只是事情的種類差不多,事情完成的質量,服務態度,則是千差萬別的。這就是考驗你自己的商業能力和才華的時候了。

你能不能在和客戶交流的時候,很快的洞悉他們具體的痛點?你能不能管理好你的團隊,為你的客戶提供最高標準的服務?如果你都能做好,你賺錢就不遠了。

像這類企業,客戶是會不斷的推送給他們的親朋好友的。像我們做網上營銷的也是這個性質。

你獲取一單的成本也基本都在千元以下。只要你有接單的能力,那麼只需要把廣告費擴大就可以了。

說到這裡就再補充一下,行業不但要剛需,能有一定競爭力,最好還是客利潤比較高的。這樣你以後才能通過不斷的增加廣告投入,不斷的壯大業務量,這叫複利。

@電老虎

我是2012年6萬本金起步,做到現在大概盈利二千萬左右吧,運氣比較好,步驟踏上了節拍。2012年做債券槓桿基金,2013,2014,2015年加槓桿,碰到大牛市啊,5000點上面果斷全部清倉。保住順利果實。2016年以後一般做波段,基本上判斷大牛之後必定大熊,也就是一年當中操作時間不會超過三個月,其他時間固定收益為主。關鍵就是加了槓桿,如果沒加槓桿不可能盈利這麼多。也就是要看準時機,膽子要大。止損要果斷!運氣要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公子京

第一部分: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的6種方式

01 命中註定——其一,投胎投得好,只見老爸隨手丟過來一百萬,說:拿去,創業投資隨便搞,虧了也沒事;其二,手氣就是棒,比如中了彩票,幾百萬輕鬆到手,但大概率會在幾年內揮霍一空;其三,祖房被拆遷,喜笑顏開,開發商補償幾百萬或者幾套房。玩笑歸玩笑,要想掙到自己的第一個100萬,需要看一看別人怎麼幹的。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2 傻傻存錢——我們按照打工存錢的邏輯算一算。假定一個月掙5000塊,能存下2000,這樣每年存2.4萬,存夠100萬需要41.7年,到時候也該退休了。不可能一輩子掙5000,工資肯定是要漲的,假定每年漲10%,每年存收入的40%,存夠100萬需要大概17年,時間縮短了一半多。而我們努力工作,薪資如果每年上漲20%,且把存的錢做理財,做到年8%的收益率,那麼需要多少年呢?10年。由此看出,積累財富,不僅需要增加收入、也需要理財,但還是太慢了。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3 快車道——《百萬富翁快車道》書裡,作者涇渭分明,把掙錢的方式分為人行道、慢車道和快車道,快車道指的就是創業。身邊創業的朋友不多,但是在知乎上看到一個63K贊同的牛人帖,深有感觸。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商人的孩子不打工。通常來講,經商成功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腦子裡就都是做生意的想法。此人就是如此,留學期間就各種換著法子掙錢,從最開始的餐館打工、到後來自己刻光盤賣,再到後來鼓搗二手車生意,然後是國內買東西搞到國外拍賣,那是05年前後,他就靠這個生意快速賺到了100萬。當然人家後來自己做公司,年入千萬,那是後話。他一直強調一句話:千萬別急著否定超出你認知的事情,一旦否定了,你就關上了一個機會。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4 加槓桿——創業也許是最快的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在我反覆提及的投資工具中,還有房產和證券。雖然到處都能聽到去槓桿的說法,但是如果想快速積累到100萬,在前期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利用槓桿來配置資產進行投資,是一條更快的路。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5 股神、幣神——比特幣以及後來出現的各種幣,價格像火箭一樣上天,又像大雨一樣落地。這期間,肯定有人積攢了鉅額的財富,別說百萬,千萬、上億都有可能。因為不瞭解,所以不展開。說說炒股,原來的一個同事,辛苦工作很多年,籍籍無名,後來得遇高人指點,在07年帶著15萬殺入股市,不到一年時間,成功翻到了100萬,並且成功撤退。由此開始了逆襲之旅,在北京購置了兩處房產,後來的故事,就無需多說了。這兩個方式有一個類似之處,就是不可複製,存在極大的運氣成分。但畢竟有很多人,就是靠著自己的膽識和運氣,豪賭成功,同時也有很多人,傾家蕩產。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6 平凡之路——普通人還是有路可走的,不然豈不是太絕望。這裡舉一個勵志小網紅的例子,她並非富二代,並非高薪工作,也並未創業,就是通過簡單的理財和投資,在5年的時間積累到了100萬。就是靠這個積累的過程,她成為了小網紅,打開了財富之門。簡單講就是四步走,第一步節流,減少不必要支出,把工資儘可能多的存下來;第二步努力工作爭取加薪的可能性,然後存下更多的錢;前兩步是基礎,用最快的速度積攢下自己的10萬、30萬;第三步是投資,分別陸陸續續投在風險低一些的貨幣基金、債券,和風險中等的指數基金、風險最高的股票市場;第四步就是耐心持續投入,等待機會。她等來了機會,就是2015年的一波牛市,30多萬直接到了100萬。攢30萬用了三年多,翻到100萬則只用了一年多。

普通的80後如何賺到人生第一個1000萬

07 啟示錄——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講,能創業自然應該去做,快車道和其他車道跑起來不是一個量級。如果選擇打工賺錢,那就首當其衝要學會攢錢,先不要在乎絕對值,要在乎比例,相比於月入2萬但只存下2000,月入5000存下2000才更厲害。同時要想辦法努力工作,增加收入,除非能開拓別的賺錢渠道。更重要的是,學習投資的思維,把房子視作投資的工具,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資產;合理認識並利用證券市場,來放大自己的財富。房產和證券,是財富增值的兩個法寶。希望文章你能夠踐行起來,早日賺到自己的第一個10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