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2007年2月28日凌晨,新疆人永远忘不掉那铭心的一幕,当那辆旅客列车途经吐鲁番市境内风区时,由于狂风大作,致使列车倾覆和人员伤亡。这趟驶向阿克苏市的列车,再次让全国人民见识了吐鲁番风魔的厉害,也再次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吐鲁番这个地方。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作为媒体记者,我非常关注此事,更多的是为无辜旅客感到揪心。当时我们报社也派记者参与了采访报道,有关单位、部队官兵、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纷纷奔赴现场救援,展开了一场与大风和死神的较量。毕竟,从乌鲁木齐的乌拉泊到吐鲁番市境内一线,是新疆最大的风口,唐代诗人岑参就曾在诗里描写“风吹石头跑”的情景,可见这一带大风的厉害程度。

吐鲁番亦称“风库”,历史上又称“火洲”。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特别是火焰山一带,夏季温度更高,到这里游玩的人都能体会被炙烤的感觉。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2013年6月和2018年8月,我两次到游玩,真正切身感受到了吐鲁番这片火洲的厉害。第一次在吐鲁番市区,刚下车,就被一股热浪包围,顿时浑身冒汗,衣服就像刚洗过穿在身上。赶紧找家宾馆入住,打开空调,才感觉舒服了许多。傍晚出门吃晚饭,走到附近一个市场时,身上的衣服又湿透了。

吐鲁番市管辖高昌区、托克逊县和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四周被大山包围,在接近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85平方公里的面积低于海平面,著名的艾丁湖就坐落在低于海平面的中心位置。今年5月,我随户外徒步群到了艾丁湖和海底古村,目睹了即将干枯的艾丁湖湿地,如今人工蓄水维持着湖泊的生命和延续。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1、传说中的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紧靠312国道和连霍高速。6月的火焰山,温度已经相当高了。我乘坐的是旅游包车,宾馆老板联系的,凑够人数,每人好像是100多元左右,反正不到200元,2013年也就这个价格。第一站是到火焰山,一下车,热浪迎面扑来,脸上直冒汗水。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大门是一个别致的雕塑,孙悟空站立在上面,里面是人工打造的景区。传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过吐鲁番被火焰山阻挡,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最后扇灭了火焰山上的火焰,这才顺利通过火焰山向西行进。虽然是《西游记》里的传说故事,但却说明了火焰山的温度,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火焰山景区内不少雕塑,以唐僧四人的雕像居多,最高的就是“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孙悟空肩扛芭蕉扇站在火焰山三个大字上,猪八戒扛着铁耙立在下方,这些人物塑造形象逼真,彷佛唐僧师徒真的路过火焰山一样。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任何一种事物,只要被人类赋予一种好奇和向往,那么就会成为人们眼里的神圣地域。无疑吐鲁番的火焰山,就是被人们寄托了一种情感,烙印上了“西游记迷”的标签。特别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热播,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火焰山,而吐鲁番也随之大火起来,这种效应可谓巨大。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2、凉爽的葡萄沟

在这片火洲内,葡萄沟,是吐鲁番夏季最凉爽的地方,也是极具人文自然地域。离开火焰山,我们的第二站就是葡萄沟,这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由于高山雪融水造就了布依鲁克河。千百年来,这里盛产葡萄而出名,如今是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也被批准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峡谷内的葡萄沟溪流两侧,到处遍布葡萄架和葡萄走廊。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这里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走进葡萄沟,仰首尽情观赏珍珠般的葡萄,青青的葡萄串就像翡翠般晶莹,游人坐在葡萄架下纳凉,感受火洲里最凉爽的夏季。要是到了葡萄成熟,还可以品尝鲜葡萄。步入葡萄长廊,尽头碑石上刻有“葡萄沟”三个鲜红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游客们争先恐后在这里照相留念。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如今,葡萄沟开发了不少民宿,夏季要是住在这里,实在是一种人生享受。不仅依山傍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还有数条深邃、幽静的葡萄长廊,信步走在葡萄架下,茂密的葡萄藤遮住了炙热的阳光,峡谷里的空气新鲜,不由得感叹这里的人文景象,世代居住在此的居民,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行走在吐鲁番,我们会看到路边有很多奇特的房子,四周布满砖空,这就是当地居民的葡萄晾晒房。因为吐鲁番人喜欢种植葡萄,每家每户都建有葡萄晾晒房,现在政府还给予补贴,加上国家给每户盖的安居富民房,这里的农民很快富裕起来,很多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我们去的第三站,就是坎儿井了。坎儿井内也是吐鲁番最凉爽的地方,毕竟在地下,又有流水,人走在里面,感觉就像穿越岁月隧道,回到了几百年前,清朝在吐鲁番地域屯田。关于坎儿井的历史,专家和学者众口不一,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来源,据说正确的来源,是从中原地区传到了西域,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见证。

3、历史遗迹遍布的地域

吐鲁番之旅第四站,我们到了交河故城。简单地说,就是两条河流在此交汇,凭借河流,作为拱卫城池的军事防御,这是古代建造城池的特点。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吐鲁番地域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吐鲁番,在西汉时期称为“姑师”,后又称“车师”,但之后又分车师前国和后国,而吐鲁番就是所谓的车师前国,都城就是交河故城。因吐鲁番的历史过于厚重和悠久,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很多,汉朝有匈奴侵袭,唐朝有吐蕃侵扰,中原政府先后给予了有力打击,最终统一了西域。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交河故城,是新疆最大的土遗址城池,里面建造和布局错综复杂,并且在城里还发现了不少墓葬。行走在故城里,就像来到了一处千年古国,望着眼前的残垣断壁,不由得想起古代烽火狼烟的岁月。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句里多次提到交河故城的名字。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如今,吐鲁番市大力打造历史文化,在交河故城下建设了一个交河小镇,并以此作为民宿,这里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古代的文化气息。另外,高昌古城,也是吐鲁番市境内的古代国家,在经历100多年后,被唐朝所灭。吐鲁番境内还有古墓葬、佛寺遗址等,这些不仅见证了历史,还为研究新疆历史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新疆人文:风与火肆虐的历史古地,经历千年磨练的吐鲁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