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魯迅風光大葬,16個人抬棺陣容令人吃驚

魯迅先生於1936年10月19日去世。至此,那個鏗鏘有力的“罵聲”在這個世界上將不復存在。魯迅的葬禮非常熱鬧,去了許多人,上至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下至十歲不到的小朋友。由此可以想象,魯迅的去世,在當時有多大的影響。

1936年,魯迅風光大葬,16個人抬棺陣容令人吃驚

許廣平在送走自己的丈夫魯迅後,便急忙開始張羅起了丈夫的後事。許廣平最開始通知了魯迅的弟子胡風,讓他和自己一起來料理後事......魯迅的葬禮非常熱鬧,那一塊的街道都擠滿了要為他送行的人。魯迅的棺木是由十六個人一併抬著的。而這十六位前輩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當時的風雲人物。可以想象,魯迅能被這麼厲害的十六個人送葬,可以看出他對於人民是多麼的重要。

1936年,魯迅風光大葬,16個人抬棺陣容令人吃驚

這十六位抬棺的人分別是黃源、巴金、孟十還、張天翼、歐陽山、靳以、周文、吳朗西、鹿地亙、黎烈文、蕭軍、陳白塵、胡風、肖乾、聶紺弩。陣容豪華,放眼從古至今也幾乎沒有這麼這樣重量級的抬棺陣容。一說到巴金,作為著名的小說家,我們都耳熟能詳。特別是他的經典《家》至,到了如今也廣受人們所喜愛。而像黃源、巴金、孟十還、張天翼、歐陽山、靳以、周文、吳朗西、鹿地亙、黎烈文、蕭軍、陳白塵、胡風、肖乾、聶紺弩這些人物,不是編劇方面做的風生水起,就是文壇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都與魯迅結交,達到藝術和文學之間的交流。

這場風光大葬是人們對魯迅先生的致敬,將他送入到另一個世界,遠離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需要再為了祖國革命而操勞奔波。魯迅先生這一生是忙碌的,是艱難的也是偉大的。他與一群充滿鮮血卻毫無生機的群人搞革命,魯迅用他銳利的筆鋒來抨擊現實,讓那些已經思想麻木的國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在他有生之年,忙碌成為了他的常態,閒暇變成了他的奢侈。就算是奢侈的時候,他也會拿起書本,解讀其中的奧妙。在魯迅先生思考時,他總喜歡叼一支菸,可能煙所帶來的麻醉,才能讓他平靜下來思考,但也因為這樣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最後死於肺癌,這也說明和他抽菸有很大的關係。

1936年,魯迅風光大葬,16個人抬棺陣容令人吃驚

在魯迅快要去世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封遺書。他希望自己的葬禮上一切從簡,他不喜歡大操大辦,不想浪費那麼多金錢也不想麻煩別人。在魯迅交代完所想說的事後,他也安心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緩緩的閉上眼睛,要離開了可能有些不捨但這樣再不問世事對他也是一種解脫,他就這樣閉上眼睛,一直沉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