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震盪,是荒唐的

避開震盪,是荒唐的

很多趨勢交易者,被深深折磨於震盪連虧之中,苦思不得其解,很多人會問:震盪行情該怎麼處理?今天小編就談一下關於此問題的看法。

我是一個以表達市場為核心目標的趨勢交易者,但我並不覺得震盪行情這一塊應該對趨勢交易者帶來過多的困惑。因為無論是震盪還是趨勢都是行情的自然過程。

我的交易方法是基於30日移動平均線開發的波幅突破策略。我最近的操作也是遇到連續的止損,導致淨值回撤了,對震盪的苦惱也非常有體會也非常理解。

首先完美無法預測什麼時候要出震盪,什麼時候要出趨勢。之後事後連續止損了,才明白,哦,原來我最近在震盪裡打晃啊。所以,所謂的“避開”震盪,是荒唐的。為什麼,趨勢跟蹤策略的虧損就是在假突破(震盪導致大部分假突破)中的止損,你如果能避開震盪,就能避開虧損,那你就有了一個不可能造成虧損的策略了,這樣的策略存在嗎?

其次,震盪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有些朋友說了,可以放大週期,這個有3個層面來放大,第一是放大操作週期,比如從小時圖到日線圖,從日線圖到周線圖。第二個是調節系統的時間參數,比如我可以從30天調節到60天,甚至120天。再一個是放大過濾器,比如波幅突破的幅度加大一點。這些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包容震盪行情。但是沒用的。你這樣做,是有成本的,那就是,當你在震盪中減少了虧損,相應地,就會在趨勢中,減少獲利。你為了包容震盪所付出的驗證空間越大,就越會蠶食你本來能抓住的趨勢的利潤。

以時間參數為例,30天和120天,我們看看,120天確實可以包容更多震盪,但是留下的趨勢還剩多少?趨勢跟蹤的付出,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跟蹤的誤差,一個是跟蹤的成本。120天均線從K線中截取下來的高低點空間,還剩下多少?當然了,他的操作頻率低了,止損次數少了。也就是說,跟蹤誤差很大,跟蹤成本降低。這2個是蹺蹺板。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你獲得的任何東西,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失去了另一個東西。

再以加大過濾器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入場更遲鈍,出場更敏感,或者是入場更敏感,而出場更遲鈍。在一個長期的範圍內,兩個方式的盈虧績效基本是一致的,總是要挨刀的,無非是從砍手,挪到砍腳上。你喜歡哪一個,哪一個就對你而言,是更好的策略,但對市場來說,這都毫無意義。

第三,震盪是朋友而不是敵人。我們考慮一下,震盪是什麼玩意,震盪不過是失敗了的突破。不是嗎?不是每次地殼碰撞,都會發生大地震,這個可以參考《臨界》。但每次大地震,都是從一次普通的地殼碰撞裡,衍生出來的。所以,你需要不斷地下注,對每次突破下注,最後成了假突破,那也沒辦法。震盪是一種,本身想要發展成趨勢的努力,一種奮鬥,不過惋惜的,它失敗了,僅此而已。當它努力的時候,你開倉進去支撐它,它失敗了,你就止損離開它。這是很冷靜的策略,跟心情無關。另一方面,多虧了這些震盪,否則,這個市場賺錢就太容易了,是震盪把失敗者掃地出門的,記住,不是你戰勝了對手,而是市場幫你幹掉了他們。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困難了一點。慢慢學習吧,人心是喜歡複雜的,希望更高端的方法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們改造外物容易些,而改造內心的能力太弱了。人類對外物的控制力越來越大,而對內心的調節能力就越來越差,就好比羽絨服越來越發達了,而人體的抗寒冷能力卻越來越差了。對於那些想尋找如何避開震盪行情的人而言,他們所尋找的答案,並不在市場裡,也不在系統開發裡,而在他們的內心裡。

這個市場是無常的,無常是佛家的觀點。如果你把無常看做一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因為你在對抗它,想要降服它。而如果你接納了無常,擁抱它,它就自動變成不是問題了,所有的困擾也就消失了。這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單純的一根均線就能實現穩定獲利,是自己把一切都搞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