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套款路线图曝光,骗贴息贷炒房?深圳楼市异动,央行严查!

多家媒体证实这一消息。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也向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该消息属实。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该通知,要求深圳各家商业银行自查截至3月末,所发放的房抵经营贷余额,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等情况。

这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房地产市场仍然逆势走出一波“疫情景气”的一线城市,再次因“房子”被刷上头条。

这项紧急自查可能直指近期深圳楼市异动的“根源”——流入楼市的违规资金。

有观点认为,3月份以来,包括深圳在内的部分城市房地产火爆和部分扶持中小企业的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有很大关联。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发微博称,“据说深圳房价暴涨与给予中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有关”。

20日,深圳中小企业服务局官网发出通告。针对个别机构和个人弄虚作假将用于购房、炒股等的贷款包装后骗取财政贴息的报道,通告回应称,根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深工信规〔2020〕3号)有关规定,“贷款必须用于支持对象生产经营,不得用于并购贷款、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项目以及参与民间借贷、投资资本市场和个人消费等”。

通告表示,将严格依照上述实施办法,会同银保监部门加大对贷款贴息项目的审核力度,严防不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项目混入,骗取财政资金。一旦发现并查实,将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失信惩戒,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深圳楼市近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千万豪宅“秒光”、百万元“喝茶费”重出江湖、学位房“跳涨”、3月份二手房价“领涨”70个大中城市……近期关于楼市火爆的新闻一多半都出自这里。

从各区域近期出台的楼市政策当中也可窥见一些热度:

4月3日,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以暂停涉案楼盘全部房源网签权限、罚款等措施,打击房企和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当地的通知中还点名了新锦安海纳公馆、云玺锦庭、润恒都市名荟等多个楼盘。

4月9日,南山区住建局也发出通知:严禁恶意炒作哄抬房价,“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切勿以身试法”。

4月18日,深圳市住建局发文表示,接下来三个月,将严肃处理恶意哄抬房价等不良市场行为,并将对二手房市场进行干预。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这一轮深圳房价的上涨毫无疑问是有杠杆驱动的。根据深圳市住建局日前发布的数据,3月份深圳市二手房均价水平为6.4万元/平方米。

“按这个价格计算,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就需要500万元。首付加上税费,大约需要200万的。实际上,在深圳没有太多的人能够一下子拿出200万现金,所以疫情期间的需求暴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杠杆的支持”,李宇嘉解释说。

特别是房抵经营贷,就是拿红本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出钱来。这有两大特点,一是用房子做抵押,可以获得银行支持;二是利率比较低。而这无疑会纵容资金过多流入楼市。

针对房抵经营贷,一个神秘套款路线图近期在网上曝出。

这是一种无息或超低息贷款的方式:

炒房客先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向银行或第三方拆借一笔资金,加点自有资金全款买房;接着利用作假方式,用自己名下小微企业申请低息或贴息贷款;再把刚买的房抵押给银行,套出贴息后的成本很低经营性贷款(有的地方贴息比例达到100%);最后用这笔贴息贷款把之前的欠款还掉。相当于既享受极低首付,又享受极低贷款。

上述两个部门的严查可能就是为了防范封堵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李宇嘉表示,目前还未能明确掌握资金进入楼市的渠道,于是,需要查三项内容:

一是新增房抵经营贷余额,摸底今年以来究竟增长多少;

二是查企业,是不是真正有这样一个经济主体,投资项目是否真实存在,购销合同情况如何。企业拿到贷款之后究竟用于什么方面;

三是查房子,这个企业或者企业主最近有没有新购房。如果新购房有这种资金借贷行为,那么十有八九这部分违规资金已经流入楼市,而不是如其所宣称的那样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