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我們一直在奮戰丨武漢市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90天,3個月。

1月23日,武漢“封城”;4月8日,武漢“解封”;4月22日,“解封”14天之後見到的,是最美不過四月天的“人間煙火”。

艱難而勇敢的90天,從頑強戰“疫”到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武漢開始全面復甦。

最美白衣人

90天曆程,留給人最深印象的,是身披白衣的醫護人員。

1995年出生的朱庭萱,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第一批支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三人之一。1月7日,朱庭萱進入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照顧新冠肺炎患者。彼時,她對病毒還一無所知,完全憑醫者的責任感進入金銀潭醫院。“當時一聽到‘支援’二字的時候,直接激發了我的使命感,我要去。”

在金銀潭醫院的那段時間,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嚴重起來,每天輸入重症病房的病例不斷增加,朱庭萱更加忙碌了。1月26日,朱庭萱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撤回,經過14天隔離,她返回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月28日,人民醫院發佈通知,僅保留急診和發熱門診,全力抓疫情救治。人民醫院投入了5000多名醫護人員進行肺炎救治。自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醫院先後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近5000人。

3月13日,朱庭萱再次從一線撤下進行隔離。3月1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本院開始陸續全面開放普通門診,逐漸恢復正常醫療秩序。3月30日,在隔離期解除後,朱庭萱再次踏上了工作崗位,她回到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她說:“科室慢慢也忙碌起來了,心臟病人比較多,雖然累,但心理壓力已減輕不少。”

今年51歲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兒片區總護士長陳宏,與95後朱庭萱在年齡上是兩代人。“第一次穿防護服進隔離區時,內心既緊張又恐懼!”陳宏回想自己剛去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的情景。

陳宏說,1月29號她就申請去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這是武漢市第一批發熱定點醫院。當時醫護非常緊缺,陳宏心想,那些年輕護士們,有的孩子很小,有的還沒結婚,自己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應該先頂上去。2月9日,她又加入了雷神山醫院護理組,參與負責所有新病區的開科、護理規章制定、流程梳理、質量檢查,重點把控防護工作落實。

“剛到七醫院時,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比較缺乏。”陳宏說,那個時候防護設施比較缺乏,必須想辦法省著用。隨著不斷學習和實戰,陳宏和同事們對病毒認識不斷加深,從開始的恐懼到現在的遊刃有餘,對戰勝疫情越來越有信心。

工作儘管繁瑣,但每每看到患者康復出院,她都會很開心。讓她印象深刻的有一名盲人老大爺,護理人員要經常去給他餵飯,幫他洗漱、如廁。有一次查房時碰到這位老大爺,他對陳宏說,“你們把我照顧得這麼好,我打心眼兒裡非常感動。”得到患者的認可,陳宏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

在雷神山醫院員工通道手繪牆上,有一幅畫陳宏非常喜歡。畫中是一位女士一半穿著裙子,另一半穿著防護服,意味著醫護人員脫下工作服,是一名母親、妻子、女兒;但一穿上工作服,就是醫生、護士、戰士。

這樣的戰士,除了陳宏和她的武漢同行,還有眾多外地援鄂醫護人員。自1月28日首支外省醫療隊援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以來,全國各地有21支援鄂醫療隊共計2801位“逆行戰士”來到這裡,其中,就有“中華脊樑”李蘭娟院士。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也派出力量支援、參與了3家方艙醫院運行和管理,派出多支支援隊支持金銀潭醫院、鄂州中心醫院等。

現在,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武漢各醫院轉入一手抓防控不鬆懈,一手恢復門診緩解需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立了嚴格的就診流程,門診患者實行全預約、分時段就診;擬入院患者需要接受肺部CT、抗體檢測、核酸檢測及相關檢測,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後才能收入病區。許多醫院體檢中心還特別推出“復工體檢項目”。對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患者,醫院鼓勵患者通過“武大雲醫”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送藥到家的方式接受治療。

最嚴身邊人

基層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解封”前,社區防控講究“嚴”;“解封”後14天,社區管理將進入常態化防疫,講究精準科學。

武漢市青山區青山鎮街船廠社區屬於“三老”社區--老鎮、老廠、老齡。3月27日,這一社區成功創建“無疫情社區”。船廠社區書記卿暢說,“解封”不等於“解防”。4月20日下午,記者在船廠社區看到,周邊已經有了一些流動人員。據介紹,目前船廠社區5個出入口共有42名值守人員24小時值守,按照“四必”原則逐一詢問排查。確保復工復產人員和車輛正常出入,同時勸導老年人“非必要、不外出”。社區部分門店已經開放,社區網格服務對象由原來普惠居民轉換為精準幫扶轄區內獨居老人、低保戶、新肺家庭及外來人員,對這些重點人群社區採取電話詢問及上門幫扶來解決他們困難。

4月21日上午,記者再次見到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黨委書記彭婧。兩個月前,她忙得腳不沾地,記者對她採訪時常常被電話打斷。

此時,彭婧的臉上已沒有了之前的疲憊。“現在電話少多了。社區居民打電話來,多數是諮詢返漢政策。”她笑著說,目前防控任務依然艱鉅,但隨著各項工作逐步理順和疫情形勢漸漸好轉,最近兩週終於能睡個整覺了。

2月中旬,水岸星城社區有800多戶居民在外地。目前,不少居民已經陸續返回,其中還有30多位境外回國人員。“外地和境外返漢人員抵達社區的時間,大多在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之間,因此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增派了工作人員,加強了巡查。”彭婧說。

現在,武漢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社區防控依然是重點。彭婧說,目前水岸星城社區仍嚴格執行24小時值守機制,對出入小區人員身份必問、信息必錄、體溫必測、口罩必戴。

下一步,“由於船廠社區是一個開放型老舊社區,目前物業暫時沒有進駐,封控壓力仍然很大,隨著下沉幹部有序撤退,社區已逐步將封控工作重心轉移,將引進專業的社會組織,同時發揮黨員和居民群眾的力量,共同守好社區大門。同時,社區引進愛心商戶在小區內建起‘臨時保供點’,售賣各類新鮮蔬菜和活魚,解決老年人買菜需求。”船廠社區書記卿暢說。

康非是船廠社區的一名志願者, “從2月18日到3月18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樓棟消殺。我們是老舊社區,沒有電梯房,我們穿著悶熱的防護服,揹著裝著16升消毒液的噴灑器,從一樓爬到頂樓,噴灑樓梯和扶手,每天差不多要爬一百層樓,至少用掉6箱消毒液。4月8日解封后,保供壓力大為減輕,目前的工作重點是防控工作常態化,主要包括封控卡口的日常巡視和擋板的加固,宣傳引導居民有序購物,配合銀行登記居民取款需求,通知居民取款時間,指導不熟悉智能手機的居民如何註冊和使用健康碼等。”康非說。

做好社區防控責任心很重要。“2月16日,我就來到了這個社區協助工作。最近,小區封控發生了一些新變化,下樓走路的人多了,開車出門的多了,返漢人員多了。”水岸星城社區下沉幹部餘冰說,這些新變化對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壓力也更大了,“只有更認真負責,才能守好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最快企業人

4月21日,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數控系統生產車間裡,戴著口罩的員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組裝、調試。與此同時,佛山分公司、重慶分公司“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生產基地,也在同步加緊生產。每天,近百套“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從華中數控發出。

疫情暴發後,公司滿負荷生產,從1月20日至今,已累計生產3000套“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自3月初重啟數控系統生產,公司爭分奪秒搶抓時間,趕製2月至3月份未交付的訂單。“目前,華中數控及下屬28家分公司全部復工,所有生產線已經正常運轉,數控系統、紅外測溫儀、口罩生產線設備這幾種產品的生產線,還出現訂單增多的交付壓力。”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介紹,“通過加大人員投入,並將母公司訂單轉移到其他子公司生產等措施,已經逐步解決了交付壓力。”

陳吉紅說,現在紅外人體測溫設備產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華中數控又將眼光投向了國外市場。眼下,華中數控正在加大研發力度,升級“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進一步提升檢測精度和智能化水平。

工廠復工,工地也開始忙碌起來。在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光電子產業園,張高松和同事劉學在腰間繫上安全繩,一前一後從塔吊最下方沿著爬梯熟練地一步步向高空進發。這個塔吊位於110米左右的空中,張高松和劉學面臨的第一大難關,是要通過一段百多米長的垂直鋼梯,從地面攀爬至塔吊平臺。

他們是中建二局專業的安全檢驗員,負責工地上塔吊的安全,塔吊是整個建設過程中最核心的力量,小到一根鋼筋、大到數十噸重的鋼架,所有的施工材料都要通過塔吊垂直運輸到作業面。

作為武漢“千億元級”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是國務院於2011年正式批准設立的湖北首個綜合保稅區,是中國內地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綜合功能區之一。“目前項目處於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施工,用工量處於高峰期階段。”中建二局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光電子產業園二期項目黨支部書記稅平介紹。

疫情爆發後,項目方響應號召,25位留守員工在項目上隔離,春節也在項目度過。既然開不了工,居家辦公期間項目方開啟了“雲辦公”模式,制定疫情防控專項方案,全面開展復工復產前期準備工作。4月8日,武漢解封,建築工地也“醒了”。“時間就是效益,現在我們在進一步確保人員安全防護,全力增加資源投入,協調物料儲備,科學規劃施工,力爭將因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項目指揮長潘傑說。

大企業復工,小店主也不停歇。“90後”理髮店店主趙文華這幾天終於可以長吁一口氣。這位在疫情期間一直幫助醫護人員解決“頭等大事”的志願者,隨著解封,他連續虧損近3個月的小店迎來了轉機。“這幾天生意很好,每天要忙到晚上10點以後。

“解封”後,網商銀行給他的小店提供了一個月免息貸款。趙文華說,第一筆錢一到賬,他就去進了點消毒液、護髮素等各種理髮必備物品,一方面保證生意能正常進行,另一方面也要保證店內防疫措施,“熱鬧的武漢會回來的,生意也會好起來的!”

長江滾滾東流去。武漢,正拉滿弓、上滿弦,穩中求進,打好疫後重振民生保衛戰、經濟發展戰,確保疫情不反彈。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董慶森 柳潔 高興貴 仇莉娜 包元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