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其實是導演間的較量

“演技”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尤其是在一個飯圈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只要你輸入“流量演員+演技”,都會湧出無數相關帖子,粉絲和路人觀眾總要battle個好幾回合。這固然體現了粉絲“護短心切”,愛豆的爛演技總能被誇出花來;但也折射了,幫助公眾建立起一套具有指導性的演技辨別體系的重要性。因此,很多製作者藉此話題的熱度,推出了很多演技類綜藝節目。

最近,一檔演技類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在騰訊視頻播出,就引起觀眾的高度關注與喜愛。節目宣稱是“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綜藝”,請來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風格各異的導演擔綱評委,以導演的視角去透視整個影視產業臺前幕後的運作流程。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其實是導演間的較量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其實是導演間的較量

《演員請就位》受人矚目,並不僅僅是有陳凱歌、李少紅這樣少有露面的大咖導演坐鎮,也在於參與節目的演員陣容堪稱華麗。既有明道、炎亞綸、阿嬌、張榕容等業已成名的;也有彭小苒、郭俊辰、周奇、陳若軒、宋芸樺等通過角色給觀眾留下一定印象的新人演員;還有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曾經有過好角色之後籍籍無名的演員。作為騰訊視頻S+級別製作的綜藝,《演員請就位》品相如何?它真的能夠幫觀眾建立起一套演技標準嗎?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其實是導演間的較量

在《演員請就位》之前的幾檔演技類綜藝節目,例如《我就是演員》、《演員的誕生》《演員的品格》等等。它們都是以觀眾的視角以及影視表演的標準去評判演員的演技,而《演員請就位》是以導演的視角,讓導演從選角的角度評判表演,不同的導演有不同的演員戰隊。並且,經由導演對錶演的指導,進入演藝圈幕後,讓觀眾看到導演是怎麼工作的、導演是怎麼指導表演的,增加觀眾參與感與節目的可看性。

《演員請就位》除了演員表演、演技PK外,節目的另一大看點在導演身上,在導演對演員的點評、導演對演員的調教上。

眾所周知,影視劇創作是綜合性工作,需要團結和組織各種不同專業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參與。而其中,導演是集體創作的核心和靈魂,是劇組的大家長和指揮官。就像陳凱歌說的,“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所有電影中間的每一個畫面,都是出自導演自身的想象。”影視劇創作也可以看做是導演利用故事、鏡頭、光影、演員去表達自己思想。導演演技可能不如演員、攝影技巧可能不如攝影師、寫劇本可能不如編劇,但他必須是整個劇組裡綜合能力最強的那一個,是對整個故事最終呈現效果最瞭然於胸的那一個。喊出“演員請就位”的其實是導演,節目展開較量的不僅是演員,也包括導演。

導演的能力,除了體現在作品成色中,也體現在對演員的調教上。“調教”具體地說,就是對演員的表演進行引導、校正、啟發、提點,以幫助演員更好地理解角色、理解整部作品的調性,讓演員正確地釋放自身的能量和創造力,規避表演中用力過猛等問題。而有些導演甚至可以根據演員的心性和特點,幫演員確立她的表演方向(比如李少紅之於周迅),或者發掘出演員不為人知的那一面(比如侯孝賢之於舒淇,關錦鵬之於張曼玉),幫助演員開啟演藝事業的新局面。

因此,演員間的演技的較量更體現在導演如何去塑造演員,調教演員。“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其實更是導演間的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