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美家庭|“抗癌廚房”的家庭故事溢出滿滿溫情

在10月29日晚舉辦的2020年江西省最美家庭揭曉會上,創辦“抗癌廚房”的熊庚香家庭在現場訪談環節壓軸出場。他們一家的故事曾感動全國網友,當晚,熊庚香和老伴萬佐成的講述再次讓現場充溢著滿滿的溫情。

江西最美家庭|“抗癌廚房”的家庭故事溢出滿滿溫情

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的小巷裡,有一間露天廚房總會擠滿炒菜的人,切菜聲、炒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與升騰的油煙營造出獨特的氣氛。

這是一個“抗癌廚房”,做飯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他們來自江西全省各地,有的從區縣轉到省城接受更好的治療,有的是在北京、上海治療後回到江西。他們互不相識,卻在這裡共度最為艱難的階段。

創辦“抗癌廚房”的就是熊庚香和萬佐成夫婦。夫婦倆2003年起在這裡擺攤炸油條。有一天,一對夫婦帶著患病的孩子來到攤前,小心翼翼地問熊庚香,賣完早餐後能不能把爐灶借給他們用,他們的孩子想吃媽媽做的飯。

“十來歲的小孩,看著真讓人心疼。”熊庚香二話沒說答應了。

後來,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病人家屬到熊庚香的攤前借爐子炒菜煮飯。常去做飯的病人家屬過意不去,提出要付錢。“每天6點鐘就有人借爐子做飯。因為人越來越多,我就買了10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三四百人來炒菜。為讓共享‘抗癌廚房’維持下去,就嘗試收點錢。”熊庚香說。

  “開始炒菜收0.5元,後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房租也漲價,我們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煲1個湯收2元。每年過年期間,廚房免費使用。”熊庚香說。

熊庚香夫婦的收入主要靠賣油條,出租鍋具和煤爐只為病人提供便利,不指望賺錢。“算上房租、煤球、水電等開銷,不賺也不虧。”

夫婦倆難以記住每一位來做飯的病人家屬姓名,但病人家屬卻不會忘記他們。很多病人家屬離開時把電話號碼留在牆上,邀請夫婦倆日後到他們家做客。被油煙燻得發黃的一面牆,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電話號碼。

番茄炒蛋、炒青菜、紅燒魚、豬蹄湯……“抗癌廚房”裡的每一道菜,雖不是山珍海味,卻濃縮了父母之愛、子女之孝、夫妻之情,更寄託著這些經歷人生無常的家庭迴歸平常生活的希望。

2019年下半年,他們關掉了經營十幾年的油條攤,但沒有關掉“抗癌廚房”,也沒有回到子女身邊照顧孫子、孫女。“相比這些癌症家庭,我們和孩子們是幸運的,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也感到充實。”萬佐成說。

17年來,夫婦倆見證了數以萬計的癌症家庭經歷生離死別,但他們始終鼓勵每個人勇敢地和病魔鬥爭。“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吃飽飯!”熊庚香說,吃飽飯,才能好好活下去。(中國婦女報江西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