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中印衝突明顯是由美帝等國際反華勢力策劃和煽動的一出鬧劇,目的是想通過印度來試試水。小打小鬧,美帝穩居幕後大發軍火橫財;大打出手,美帝就會搖身一變成為調停人、和事佬,打著“維護和平”幌子兩邊討好以彰顯其大國地位。當然,要是印度被揍得太慘,美帝唯恐解放軍意猶未盡捎帶著收拾他們,肯定溜得比誰都快……

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一看事不好,美軍大型運輸機不是蓋的

印度反華的所謂“動作”,從國際形勢來看,肯定是被美帝為首的西方反華集團給帶節奏了。因為抵制“中國製造”、單方面撕毀與中資企業合作的協議,有一個前提條件--------印度能夠找到替代品(合作企業或者相關產品)。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對印度出口的產品,大到成套的機械設備、小到日用的針頭線腦,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別說一時三刻找不到足夠的替代品,就算是找到了,歐美同類商品的價格也不是印度這個窮國買得起的(當然心甘情願認宰就另當別論了)。

至於說,指望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與印度企業合資辦廠,那就意味著印度需要付出的代價更高昂。因為憑經驗可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如果援建印度項目的話,往往都會附加政治條件。比如最有可能的是,嚴禁印度購買美國敵對國家的產品(主要是針對俄羅斯、中國、伊朗、朝鮮、委內瑞拉等國)或者與之開戰各種形式的合作。等於說,美帝會成為印度市場的獨霸者,下一步也必將會淪為印度經濟的獨裁者。

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印度閱兵式,可想而知印軍戰鬥力

印度如果有自知之明就該看懂三件事:

一是鄰居是客觀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中印是鄰居,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既不會因為美、俄、中、印等任何一方的否認就不存在,也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實質性的改變。所以中印之間應該睦鄰友好,而不是中了他國離間計。中印開戰,美帝會從中漁利,事情鬧大了它拍屁股走人,丟下的爛攤子還得中印兩國埋單。

二是中印兩國實力懸殊。印度妄想通過抵制“中國製造”或者斷絕跟中國經濟往來的方式,就能對中國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純粹是想多了。事實上,中印貿易那點數額,在中國眼裡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通過其他國家的訂單輕鬆就可以彌補;而印度離開“中國製造”或者拋開中資企業再去另找下家,必將會付出慘重代價。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造成行業崩潰。中印兩國綜合國力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印軍對陣解放軍也沒有絲毫佔便宜的可能。

三是“3D打印”不是一個笑話。種下蒺藜就紮腳。印度多年來橫行霸道,得罪了一眾鄰居。如果印度不知死活貿然與中國開火的話,肯定會立即陷入四面楚歌的危險境地:西有老對手巴鐵屯兵邊境對印軍狂轟濫炸,東有昔日仇敵孟加拉國策動印度東北諸邦鬧獨立,北有飽受印度霸凌的尼泊爾和不丹兩個小國關閘停水搞事情。所以說,這“3D”可以理解為“3地”,解放軍本來就是虎入羊群,加上3D配合更是如虎添翼。請問正在學習“萬國牌”武器說明書的印軍如何抵擋?

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印巴邊境衝突中的炮決

本大仙給印度的三個建議:

一是放低姿態。印度的狂妄自大,才是導致其始終無法搞好與鄰國關係的思想根源。總以為背後有大國勢力為之撐腰就飄飄然起來。殊不知,美帝不過是把你當做一枚戰略棋子,以實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俄羅斯同樣也是把你當做其抵抗北約東擴的一條看門狗而已,若非有外敵入侵帶來的壓力,俄羅斯不過拿你當個武器試驗場罷了。

二是搞好定位。印度是經濟總量大國不假,但印度同時也是人均GDP的窮國。影響印度崛起為真正實力大國的最大阻力,跟外界沒多大關係,恰恰是印度存在的大量貧困人口嚴重拖了後腿。換句話說,印度同中國一樣,都是發展中國家,也是唯二的人口過10億級別的人口大國。這就決定了印度在短期內不可能有什麼重大突破,無論承認不承認,中印畢竟都是第三世界的(同一戰壕的)盟友。

三是搞好對華關係。印度之所以發展不起來的癥結,歸根結底就是其經濟短板。而想要迅速實現脫貧致富,最直接、最實惠、最沒有風險和壓力的就是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順風車。比如學習一下鄰國巴基斯坦,再看看俄羅斯及中亞、西亞、東南亞多個國家,凡是加入“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圈的國家,無疑都得到了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的看得見摸得到的成果。

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一帶一路宏偉藍圖

總之,世界局勢錯綜複雜,絕對不是印度當局眼中非黑即白那麼簡單。從綜合實力方面講,美帝、歐盟、中國可謂“三國演義”,有足夠的力量來決定世界經濟走向。從軍事角度分析,美帝軍事一家獨大,歐盟、中國的軍力僅僅是自保有餘,尚不足與美帝抗衡。短期內,只有俄羅斯部隊有實力跟美軍抗膀子。由此分析可以得出三個簡單的結論:

1.印度只不過是因為地理位置相對較好,並非因為自以為的那麼強大而無人敢惹。恰恰因為其三面臨海、一面臨山的特殊地形地貌,周遭都是一些貧弱小國,所以才使得印度矬子裡邊拔將軍,顯得挺強大。其實印度不過就是活在大國博弈的夾縫裡,如果不認清形勢必將自取其辱。

2.印度與中國隔山相望,有那麼一點值得被美帝利用(制裁中國)的價值,所以才得到美帝拉攏。母憑子貴,那是正理;印度憑藉鄰國貴,這叫什麼?歪理(不是邪說)。印度如果因此拿著自己當個人物看,那就真的是可笑至極了。

3.權衡利弊得失,印度選擇了親美親西方的路線。但是長遠來看,印度的發展機遇還是在東方,因為印度的根在亞洲,國內又有巨大(海量貧困人口)包袱,不可能像日本和韓國那樣輕鬆脫亞入歐。所以說,印度應該搞好睦鄰友好關係,給自己留條後路。特別是中國,做為亞洲龍頭老大,做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之一,不是印度能夠得罪得起的。

印度:是做火中取栗的猴子?還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是時候決定了

中國航母艦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