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文/番茄女王

2019年,大家看电视剧已经有N+N种方式了,手机视频、手机投屏、投影仪盒子、电脑,最后才是电视机,彩色、杜比音效、倍速选择、蓝光画面,各种效果应有尽有。科技的更新创造了无限可能,电视剧本身也经历了各种变革,剧本的突破、画面的特效处理等等,虽不及科技的更新速度,但电视剧是文学的创作,与人的智慧密不可分,每一次小小的尝试都是一次大的改变。献礼剧这种特殊的剧种也面临着文艺创新。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献礼剧给人的固化印象是主旋律、为献礼而献礼、歌颂伟人、重现战争,基本没有太多的文学基因和艺术美感,题材的选择多有局限性,观众审美疲劳。《共和国血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献礼剧,另辟蹊径,从石油工业建设的独特角度入手,全面还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某师部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过程,展现了中国军人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设者的“石油精神。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以钢刀连为代表的解放军战士们从小小的玉门石油人做起,开启了漫长的石油师长征之路,卸下冲锋陷阵的枪支弹药,拿起钻井的专业器具,同样是为了响应祖国的召唤,钢刀连的兄弟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坚持,为共和国寻找“血脉”。《共和国血脉》围绕着石油开发这个新式主题,回归生产和生活,塑造了新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风貌。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开创了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时代的烙印和情感的寄予。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敢言的苦衷,《共和国血脉》介于封建思想与新思想的碰撞,军人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碰撞,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针锋相对。剧情并非单一的弘扬国魂,而是通过解放军从冷酷的敌我战场转到艰苦采油的作业战场,从至高无上的军人转为向工人拜师学艺,一个又一个写实的石油开采故事,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感人至深。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以石兴国、许茹、周远、唐娜为代表的解放军人代表了四种类型的青年,他们有远大的报复,满腔的奋斗热情,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他们有着正直的人品,过硬的技能和技术,更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刘大勇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有着纯真的热心肠,丰富的采油经验,但对解放军转师心存敌意,担心解放军抢自己的铁饭碗,导致工人阶级与解放军战士们的互相排斥。而以梅大妮为代表的农村姑娘,完全带着封建的思想强行进入解放军的队伍,逐渐融入到解放军的生活中,慢慢改变封建的意识。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共和国血脉》:献礼剧的文艺创新之路


以情动人,以理动人。《共和国血脉》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剧情片,以接地气的讲述方式,将主旋律剧打造得有看点、有情义、有深度。献礼剧不再拘泥于形式,文艺创新不再是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