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01

家庭暴力日益普遍,暴力不僅僅發生在男性中,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也參與其中。


“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在此談論發生在夫妻間的家庭暴力。依據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

最近我國家庭暴力事件頻發,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性侵養女、四川楊女士被丈夫家暴。公眾人物也有家暴傾向,蔣勁夫家暴女友、美妝博主宇芽被家暴,無論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在舉起拳頭的那一刻都變成了一種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人。


“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如果你認為家暴僅指男性,那就大錯特錯了。據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

02

大家對男性家暴的容忍度很低,對女性家暴可以做到隻字不提

在晚上下班坐地鐵時,聽到旁邊兩個女生談論戀愛的事情,一個女生說:“我找男朋友的標準,他不能對我實施暴力,有一次就分手。”

說到這我很同意她的觀點,但接下來說得有些出乎意料。


“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我脾氣不好,之前在談戀愛吵架時,旁邊有什麼就拿什麼打他,所以在確定關係時,我會對男生狠狠地動次手,如果能接受就在一起,不能接受就到此為止。打是親,罵是愛,能接受了最壞的我,對我才是真愛。”

這段對話令我毛骨悚然,竟然有人把家暴作為檢驗愛情的條件之一。家暴有了第一次,就會有下次。她在吵架時的舉動深深地傷害到對方,更有可能造成刑事案件。任何的事情都是相互的,不要只是想自己所想,也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很多男人有家暴行為會刻意隱藏,夫妻都不向任何人傾訴,但女人有家暴行為,會引以為傲的說出來,不以為然。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允許肆意妄為。


“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有些精神暴力的傷害大於身體暴力,當一味批評、辱罵,語言深深地迴盪在腦海中,會令被害者身心不健康,長此以往甚至患精神疾病。

不要忽略語言暴力帶來的危害,很多家庭在夫妻吵架時,喜歡翻舊賬,本來很小的一件事,為了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愚蠢,把幾年前的往事一一列出,最後卻吵得不可開交。

吵架時有人常常把分手和離婚掛在嘴邊,其實他們的目的想讓對方多關心自己,但缺少溝通技巧,不能直接表達出內心的感想,於是先威脅對方,引起對方的注意,最後對方肯定很關心自己,輕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對方能意識到隱藏的含義,可能會關心你並且結束爭吵,但若對方不能意識到隱藏的含義,認為你在認真的和對方說,最後會造成分手或離婚的後果。不管結果怎樣,對於你們的感情又多了一次傷害,百害而無一利。

03

反對家庭暴力,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不要讓自己一次次受傷。

當家庭暴力發生在自己身邊時,可以尋求家人的幫助,不要以為掩蓋一切可以越來越好,比掩蓋更好的選擇是勇於揭發一切,制止這一切


“打是親,罵是愛”,你的感情中是否有此謬論?


嚴重時需要

尋求司法機關的幫助,任何一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發生家庭暴力,大多處於家庭中弱勢群體,你需要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離開他能生活得更好,最起碼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希望暴力事件越來越少,更多的人勇於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