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市长耿彦波

01

2019年1月,《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的原型、刚满60岁的太原老市长耿彦波,辞去了所有职务,正式退休了。

这在体制里,可是个相当罕见的现象。

按照惯例,作为地方正厅级实权正职,往往会在58、59岁即有权主动选择转岗人大或者政协,俗称“退二线”。如此一来,便能再干一届,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3、64岁。

但他主动放弃了这样的权利,用5年人大政协领导的生涯换取了在太原市长任上多干一两年,继续坚守着岗位。直到临辞职前,他仍然奋战在一线。

不知道他在如此抉择时,是不是想到了昔日让他在群众送别之时流下泪来的,有关大同太多太多的遗憾呢?

一方面,耿彦波是令大同、太原乃至灵石、榆次旧貌换新颜的第一操刀人,另一方面,有关他的争议也从不停歇。从工程烂尾到破坏古迹,以及,最触动业内人士敏感神经的债务问题

造城市长耿彦波

耿彦波的“大建设”所灌注的太原和大同,也是2018年末山西省债务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城市;排行第三的晋中,也是他曾以市委常委、榆次区委书记身份大改大建过的地方。

从负债率看,山西省各地级市负债率处于10%至25%之间,负债率最高的为大同市,为25.2%。

耿建波主持的“建城风暴”带来了高额的城市债务,仅在大同任上,就先后投入近千亿城市建设资金。这其中大量资金是通过土地出让金来筹集的,导致地价飞涨的同时,也严重透支了政府未来的财力。

在耿彦波离开大同时,大同市政府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多项等待后续资金的在建工程不得不暂停施工。

02

对于耿彦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这位被称作“现实版的李达康”的著名市长,曾先后在灵石县、榆次市、大同市、太原市担任政府主要领导。每到一地,必理念超前,必大挥手笔,必石破天惊,是保守的山西官场罕有的“异类”。

1995年,耿彦波在灵石被称作“疯子县长”,曾不顾一切地拿出5000万去修一座又破又烂的王家大院。这个决定可是引爆了众怒,要知道,这个数字可是灵石县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啊。

为此,雪片般的举报接踵飞向山西省委乃至国务院,他临离开时,灵石繁华中心之地竟然摆放了三个大花圈为他送行。

2000年,耿彦波来到榆次,又成了“疯子书记”、“耿拆拆”。那时,榆次的主干道上有座地标型高楼,叫凌云大厦。老耿为了扩路,力排众议地把它给炸了。除此之外,几乎全榆次的大马路都给开肠破肚,一时间怨声载道,咒骂不断。

2008年,耿彦波到了大同,也是他真正成为《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原型的地方。在这里,他对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建,启动了关乎几十万人的城市大动迁,如此大的阵仗,引得当时海外媒体一阵惊呼。

十年来,不间断地有文物专家认为,耿彦波对大同古城的改造过于“理想化”,2018年大同古城的后续改造甚至被两部委公开通报批评。

2013年,耿彦波来到太原,这也是他最后的工作岗位。甫一上任,他就提出了让“太原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雄壮口号,发起了涉及95万多人的城中村大改造。

照例,铺天盖地的不解盖过了大小工地的喧嚷,同时这里作为省会和山西省各省级机关的驻地,多少只复杂的眼睛也正牢牢盯着他。

造城市长耿彦波

随着时光流逝,耿彦波慢慢变老了,身体也随着常年的透支慢慢垮下来了——据说,他一天平均睡眠不超过五个小时,曾8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2次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无论到哪,他“爱折腾”的拼命劲儿始终没变,他的信念也始终没变:人过留名,必有作为。

可信念也将到时效了,2019年1月,他终于到龄退休了,无论他愿不愿意,终究是要好好休息了。

但是,山西省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他。

03

耿彦波退休还不到半年,山西省省长亲手签发的省政府参事聘任书就到了。

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官网报道,耿彦波已于今年6月出任山西省政府参事,并且承担了《能源革命转型尖兵——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探索能源革命路径实践分析》这一重点调研课题。

话说,省政府参事是做什么的?

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厅局级领导等担任,由省长聘任并亲自颁发聘书。一般一省参事少则不到10位,多则也不过3、40位。

造城市长耿彦波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与国务院参事们

为了更好的履行职责,参事还享有一些独有的“特权”,比如不因履行职责的言行受到追究,可以直接向省长、副省长及省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值得注意的是,参事还可以列席省政府和省人大、政协等有关重要会议——

能参与,就能知情,就能说话,就能有影响力,参会权在任何国家的政治语境内都是很大的权力。

省政府首聘参事不得低于55岁,每届任期五年,符合条件可以续聘,在任期间享受原级别待遇。对于曾经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和成就的肯定,也是政治生命的延续。

04

耿彦波的“建城风暴”中,也有他的小偏好。

他特别擅长将以资源为生的粗放型工业城市,改造成风清水秀、怡人宜居的旅游文化城市。

就拿他的成名之作大同说起。2018年,大同市旅游总收入617.73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912.15万人次,占大同当年GDP总量的48.57%,相比2007年耿彦波主政大同之前,这一数字分别是63.23亿元、933.38万人次、13.17%。

一个曾经满是煤灰的城市现如今奇迹般地变成了旅游名城,空气质量更是从倒数爬到山西省第一名,也难怪2013年耿彦波离开大同时,受到了大同市民“跪地挽留”的不寻常待遇。

造城市长耿彦波

这种转变同样发生在耿彦波主政的其他城市,在太原,四通八达的快速路高架桥拔地而起,城中村规划改造,东西山绿化,古县城复兴,更被国家确立为创新示范区。短短几年时间,太原奇迹般的变了样,渐渐有了一线城市的现代味儿。

而他曾经主政的榆次、灵石,都早已成功转型为首屈一指的旅游景区,以王家大院、常家庄园、后沟等为首的景点领衔着城市名片,两地旅游收入已接近当地GDP总量的近一半——

这一切,都起源于他昔日勇为人先巨额投资。九十年代时,还没多少城市能意识到旅游居然还能成为个大买卖。

虽然,确实有人为耿市长大兴土木后的地方债务问题担忧乃至口诛笔伐,可相比于其他地区的投入,山西的这些数字其实并不突出。

2013年耿彦波离任大同时,虽留下上百亿的政府债务,可政府负债率不到15%,现如今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已高达37%,个别省份甚至超过60%。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是讲究历史时机的,错过了前些年的财政宽松+城市化高速路,恐怕就再无天时地利了

如果没有耿彦波当年力排众议、进行到底的改革转型,资源已经枯竭的灵石、榆次、大同,再失去了文化旅游的金元宝,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今,至少他已是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也为全国老城改造、城市更新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这二十多年来,耿彦波奔波在各个工地的身影,以及城市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对比,群众们又怎不会看在眼里,又怎不会得到他们的由衷称赞和怀念呢。

05

可他终究是要退休了。

60岁,也该为自己、为家庭而活了吧?《大同》里,耿夫人有关丈夫不要命地熬夜工作的骂声还言犹在耳呢。

造城市长耿彦波

耿彦波在离任大同市长时,在车上哭泣。纪录片《大同》(又名《中国市长》)片段

而既然离开,那就清清爽爽、洒脱自在地离开吧。人大、政协那五年的领导生涯的延续不足贵,最有意思的是,他在辞去市长时,还把山西省人大代表也给辞了。

老耿已是白丁一人。可人民群众忘不记他,山西省也没打算忘记他。

是啊,他还有那么宝贵的经验,那么珍贵的精神,怎能让这样的人才就归隐田园了呢?山西如今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难题,多一个改革闯将参与出谋划策,尤其还是这样能力出众、声名卓著的闯将,于山西而言一定是裨益颇丰的。

而要知道,在历史上,有许多重大政策决定就是由国务院、各省参事们提出和推动的。可以说这个职位具有很大的弹性,尤其对于有能力、肯干事的人来说,自主性更强,同时还能受到一定保护,以便从全局角度实实在在的推动一些事情。

同时,他如今作为参事,能够继续享受正厅长级的待遇,甚至有可能一直干到70岁。这也算是对耿彦波功绩的褒奖与肯定了,没有让踏实肯干的人吃亏、寒心。

就在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创新示范区,为占全国城市总数量近一半的资源型城市未来的转型升级探索新模式。太原市此次获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厚爱,这也是对耿市长6年来极力推动太原转型发展工作的最大肯定。

按照计划,最迟2030年,太原市将形成可向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也为中国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重大贡献。

到那时,耿彦波或许刚刚结束第二任省政府参事聘期。不知道,以这样的成绩书写职业生涯的下半场的答卷时,他是否会还如昔日一般激情澎湃、先声夺人、领燃三晋呢?非常值得期待。

造城市长耿彦波

有人曾质疑,《人民的名义》中那把工作、建设、发展视为生活中唯一意义的李达康,到底是不是文学创作上的虚构。事实上,如果他愿意打开窗户,会从那秀美山河、繁华街市、接天路桥的熙攘中,看到达康书记的背影,看到老耿的背影,看到那无数献给我们更好生活的人们的背影。

你会知道,他们真的存在,就在那无言的坚守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