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前言

俗语

:“男耕女织”就是早期的劳动分子,这也标着华夏进入农耕时代,“农耕”也由此开始。书写华夏五千年的农耕历史。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集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戏剧,民歌,风俗,祭祀等这些都是与农业发展有着很大关系的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

农耕文化造就华夏5000多年的辉煌与卓绝。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民如何制网,造就了渔猎时代的到来;号称神农氏的炎帝,教给人民播种收获的方法,成就了农业时代。大禹治水,疏导洪水,推动了灌溉时代的发展,也推动农耕向前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秦朝时期的男耕女织图

华夏的农耕历史发展就久远,所积淀下来的经验,文化更是传承后世。磅礴厚重的歌谣更是农耕文化的缩影与传承。在秦汉时期民间所流传并广为传唱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表现农人击打土壤,凿井而饮水的太平景象。

在唐代大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反应了农耕时节农人忙碌与辛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更加表现读书人对积极的渴望与追求。秦汉的辉煌文化与辉煌卓绝的农业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他们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农业文化的顶峰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商鞅变法

秦朝农业的生存与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帝,他统一六国,以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为了使得大秦能传承千秋万代,自称“秦始皇”,为了更好通知广袤的土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废除原有的“封国制”改为“郡县制”。

为了更好 的治理国家,强大起来,在早秦时期,秦王重用“商鞅”实行变法,规定“按亩纳税”自此秦国经济大体制进入“耕战”:对外战争与重视农业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强大财政,增强国力,支持对外战争。同时国家制定法令指导农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秦朝量度表示意图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行“黔首自实田”政策,并承认土地私有制。同时秦朝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主要措施:在集市收取商铺高额的市场税与租金;并且在要道设置关卡,收取巨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入商籍;商人破产则直接编入秦朝苦役。这些措施实行之后,商人的利润大大降低,甚至低于农户的利润,于是商人逐渐消失与溺亡。同时秦朝为了农业的发展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如《秦律十八种》中的《田律》:

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c'c'c稼、诱(秀)粟及豤(垦)田?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後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螽)?、?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 田律。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秦律十八种陵墓竹简

从文献中我们能够看出个郡县的官员要负责,其区域内所有农业生产,降雨量,庄稼长势,如果遭受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田亩数。并对自然灾害要采取防范措施。

《秦律十八种·语书》载:“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

从文献当中可以看出国家对谎报的,报错的官员都有惩处。并且要进行罚款。罚的款其他管理均分。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文献《秦律十八种》

另外秦朝十分注重水利建设,因为水是农田之源,是农业的命脉所在。建造的水利:灌溉,排水,除捞等等,改变原来对农业不利的一切条件。

《秦律十八种·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

在文献里秦法令规定,二月是枯水期,渠道不能出现堵塞现象,要保持畅通。这更是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利用与开发的具体表现。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秦朝农耕图

农业的巅峰时代-----汉朝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这标着我国农业文化进入巅峰时期,汉朝初建国建四处苍郁,糜烂不堪,农民更是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于是为了使国建富强,人民丰衣足食,汉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之策,促进农业并且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得国力的强盛。67年的生息,使得汉朝人民富足,如班固曾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

景帝继位后,更是减免赋税,,减轻刑罚,使得当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与发展。公元前156年皇帝下令:“令田半租”在公元前167年,皇帝下诏:“除田之租税”这早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使得“流民既归,户口亦息”, 市场粮食价格更是大大降低,“谷至石数十钱”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汉景帝

汉朝同时也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国家兴修水利工程:成国渠,白渠等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一些新式的耕田法也诞生了:田法,区田法等等。在东汉时期更是出现了翻车等先进的灌溉工具。

汉代为刺进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1. 兴修水利工程:两次大规模的治理黄河水患(汉武帝与汉明帝时期)
  2. 改进农耕与农具(犁壁的出现(它比欧洲早1000年);耧车的出现(它是一种播种工具,能同时播种三行,开沟,下子,埋土);牛耕技术的推广)
  3. 作物的栽培与培育(粮食作物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蔬菜的培育;桑麻的广泛种植)
  4. 增加劳动力(让士兵回归田园;释放卖身的奴婢;以以生育有奖励,鼓励农民大力生育)
  5.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全国耕种面积。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农,漫谈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

汉朝长安图

评价

汉代农业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统治者想尽办法鼓励农桑,提升社会劳动力,生产力。中央更是设置大司农专门负责农业的管理,生产力的改进以及农业的指导。为了农业,农令的上传提供了组织保障,技术保障。

汉代统治重视农业生产,体察民间疾苦,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设置专业的,专职的部门进行管理。为后来的四大发明的出现,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等到更多的劳动力使得国家的国力,经历快速强大国家更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更是出现了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一大批便民水利工程。

社会的发展靠的是国家一大批政策,法令,措施,人才的支持与鼓励。更靠的国家的重视,人民是根基,为了根基更加牢固,汉朝统治者减轻法律的处罚,减轻底层人民的负担,充实的小仓库,造就了文景之的喜人景象。

参考文献:《秦律十八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