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前两天看到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同龄人,即能感同身受,也遗憾惋惜。

恍惚间,也在跌跌撞撞中,迎来了我本命年的生日,有些激动,也有些不知所措。想聊聊自己对成长的思考,也希望这种悲剧的事情发生的频率不断减少。

在我的记忆中,20—30岁就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十年,也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十年,我把这十年分成了三个阶段:

20-24岁,快活的初期;

24-28岁,发力的中期;

28-30岁,稳定的晚期。

这个分期是我后来才开始有意识划分的,而在我20-24岁本可以多用力,但是我好像并没有意识去做这些事情,以至于在懵懂中就结束了。

而过了本命年,意味着快活的初期就要结束,这重要年头里一半的日子一溜烟跑掉了,就来到了需要发力的时段。

所以,在今年2020年初,这种急迫和焦躁感突然向我涌来。我害怕,我始终跑不过时间,蹉跎光阴。

但是在摸爬滚打间,我也愈发比从前更加笃定,在日复一日的总结中有了更多对生活的思考。想来,聊聊在这个分水岭,我思维上的一些小转变吧。

01

接受生活中的事与愿违

小时候,好胜心特别强,每次都想得第一名,都想当大队长,所有的活动都得有我的身影,如果是第二第三名,某次活动没达到我的心愿,我都会哭个三天不吃饭。

所以别人的爸妈教育孩子一定要努力上进,我爸妈教我的从来都是不要逼自己,知足常乐。

后来慢慢长大,这种好胜心逐渐隐藏起来,但是在内心还是不断地和别人和自己较劲儿,那种较劲儿让自己很不舒服。

即使表面上顺从爸妈所说的“知足常乐”,但是那股执拗的劲儿一直在。

不断在外求学的过程中,从偏远的农村一路走到北京,更加发现自己的渺小。

世界不会围着你转,所有的事情不会都满足你的心愿。这就是你应该接纳的事实。

所以,坦然接受生活中的这些事与愿违,没有什么不好。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这种接纳,不是不争取,而是认清自己,不做无谓的挣扎;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有目的的奔跑。

三毛曾经说:“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种感觉的态度,便是面对它。”

人生太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自己想要太多不懂取舍,够不到却放不下。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不是你给,别人就一定会要。

接受这些事与愿违,你会逐渐认清我们生活里的想要做和所能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向上爬。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事与愿违?

很多时候是单方面或是一厢情愿的施予或强加造成的。

有些你觉得非常重要的事,非常渴望拥有的人,不仅没有达成或实现,甚至还会遭来毫不吝惜的态度漠然置之,让你无比心痛。

因为你还没有资格,没有参与其中的资格,所以接受一些事与愿违,还要反省我们踩过的坑,吃过的亏,承受的痛。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如何做,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些事与愿违的出现?

我们常说: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总会有一些人淡出我们的生活,总会有一些努力付出了没有回报,那我们就坦然接受,而不是让情绪掌控我们前进的方向。

有时候,事与愿违,在时间的沉淀下,不过是理所当然。

只是那个时候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当下的接受、反省、醒悟才是我们成长提升的关键。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02 降低期待值,转移重心

人活着,总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认识评价,所以会有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

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

期末考试考了一百分,想要获得爸妈的表扬,回到家妈妈竟然什么都没说,心里不高兴;

生日快到了,期待着男朋友给自己买一件礼物,结果他忘记了,心里很不开心;

写了一篇中意的论文发给导师,想要导师的称赞和认可,但是导师言一句:“写得还行,放那吧。”你心里非常失落。

我们情绪的跌宕起伏时刻和别人的期待捆绑在一起,所以掌控你自己的就会是“别人”和“别人的回应”。

尝试着降低对别人的期待,将事情的可控因素收回到自己的掌心,决定你思想、情感、态度的就是你自己。

那么,别人的祝福褒奖就是意外惊喜;他人的指责评价,也不会重度干扰你的心绪。

这也是这几年我一个很大的转变。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在生活中扮演着很多的角色,我是领导的下属,老师的学生,我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我是朋友眼中的好闺蜜......

我想努力做好生命中的每个角色,有时候不自觉就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的确是这样,生而为人,我们想要完成生命中无数的期待,也总不自觉地活在别人期待的目光中,但是我们要学会把他人对我们的期待转变成自己主观上的追求。

就是从“他要我怎么样”的思维中转变成“我要怎么样”“我可以怎么样”。

从小学到初中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但是有时候很痛苦,不知道我学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以为是我的父母让我们去学习,以为是别人要求我们来做这件事,那我们对这件事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减半。

但是当你去想学习这件事本身,它对你有什么直接或者间接的帮助,你就不会觉得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前段时间,建立了一个早起日精进社群,只要买了高效学习法的朋友都可以进群,一起早起打卡阅读写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有小伙伴私信我说:你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没必要。

其实我自己事情也不算少,不挣一分钱做这件事,确实浪费一些时间,但是这件事本身于我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尽管浪费我的一点时间,但是我作为负责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监督,让自己做标杆,同时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于我而言很重要的成长和帮助。

这样的思维转化,就会让我们提高积极性。

包括领导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我们要去想这件事情本身对我们的成长帮助,而不是去抱怨他又来找我完成这个任务。

当你把思维转变过来,你会发现,曾经你所排斥的一些异己的力量就会变成了正向积极的力量,督促你前进。

这就是我想说的“重心转移”。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着地去追忆往昔的不幸,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的多。”

不要尝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也不要想着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即使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也要学会不那么“死心眼”,学会期待值的转化,思考当下处境我们如何成长,会减少很多负面情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所以继续“以物喜,以己悲”,但是这个“物”要是自己心中的物,自己所能掌控的物;这个“己”,也是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03 澄清热爱,积极生活

叔本华曾经说:“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当你想要理解欣赏更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要能够和更多的事情感同身受。前提是你的感官能够嗅到触碰到万千事物的丰富性。

所以,找到热爱的前提是先要尝试,尝试很多事情之后,去澄清自己的热爱。

尝试的话题我记得在25岁前你需要明白的3件事,我曾提到过,就不赘述。这里我想说说关于热爱的问题。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这种困惑:有限的时间内,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是又害怕某件事我坚持不下去,然后陷入焦虑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扪心自问,你是打心底里喜欢,还是因为别人都去做,所以我才去做?

如果你坚持不下去的事情,一定不是你的热爱。

所以我们需要在尝试了很多事情之后,学会取舍,坚持一到两个自己最爱的。最爱意味着你在做这件事,毫不费力就可以沉浸其中。

这种热爱,一直坚持下去,才会让你做到极致美;否则,硬坚持,也不会有太大成就。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那很多人可能就会说,我就是一个斜杠青年,兴趣爱好就很多,那我怎么办?

那就在一个时间段专注于提升1-2维度的技能爱好,而不是短时间内全部进行。

比如,我既想把英语学好,又想每天写作,还想学乐器画画,那就排一个主次,按照主次顺序优先选自己现阶段最想做的,或者现阶段最适合学习的。

怎么知道自己最适合学习哪个?

譬如,我现在在学校,在乐器和英语这两个最爱的事情上,我应该选哪个?

我觉得是英语。因为在学校报名参加统一的英语考试,认证缴费之类的很方便。如果毕业了,再去学,牵扯到考试、地域各方面问题会很多。

而乐器不受限制,我们想在哪里学都可,哪个时间段也都无所谓。

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方向,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意愿、爱好取向等来进行衡量。

但是标准就是一个,不要贪多,先把自己最爱的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辐射变好。

所以,我在这里用了一个“澄清”,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了解自己到底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澄清热爱是很关键的一步。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坚持我们热爱的事情,我们还需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平凡的生活。

最近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大家痛心疾首。

关于研究生自杀的消息,数不胜数。看完他的“遗书”,既能感同身受,又觉遗憾可惜。

为什么研究生自杀的越来越多?

研究生阶段会遇到学术研究、生活情感、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位同学的这封信中,字里行间都不外乎“实验”“延毕”“公务员”。

他愿意好好专心做学问,但是却经历了无数次的推倒重来;他想成为有用的人得到老师的认可,可是无数次遭受到否定;她想好好写完论文考公务员,但是却被这一切压垮了。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但是,读了这么多年书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在自己设定的笼子中自生自灭吗?

如果他能够意识到:人生道路,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用死亡的方式逃避是最愚蠢的一个。我们会被很多事情困住,但是即使没有那些东西又能怎样?人生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如果他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认可现在的自己,悦纳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然后再往好的方向发展,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如果他能够意识到:爱自己才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贡献,就不会在信的最后,说出“正好国家为了就业问题犯愁,我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我这样的人也不配进入公务员的大军”“这样颓丧的话。

比起世间万物,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没有如果。

接受自己的普通,找到内心的热爱,积极面对生活,这已经是一种可贵的平凡。

大连理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生而为人,平凡可贵

04 最后

我们谁都敌不过时间,能做的就是和时间并行奔跑。

但是,用跑的,不要走;跳一跳,往上爬。

24岁,继续温柔而野蛮的生长。

感谢你的一路陪伴,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