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進海灣,伊朗將被圍毆嗎

八國聯軍進海灣,伊朗將被圍毆嗎

戴高樂號航母

據半島電視臺網報道,法國出面組織德國、丹麥、希臘、荷蘭、葡萄牙、意大利等八個歐盟國家,在波斯灣成立一個聯合海上偵察團,用以監督和保證附近海域的航行安全。

八國聯軍進海灣,是要配合美國圍毆伊朗嗎?

我認為恰恰相反,是要消極抵抗美國,是要使海灣局勢降溫。

如果歐盟要積極配合美國,那麼,就會響應美國號召,與美軍組建“國際聯盟”並肩作戰。但歐盟獨自組團,顯然是刻意與美國拉開距離。而所謂的八國聯軍,也顯然不是去打架的,而是去勸架的——主要任務是預防海灣兩岸的美伊敵對陣營擦槍走火,使歐盟被動捲入戰爭。

為什麼歐盟這回不再捨命陪君子了呢?

直接的原因,是美國撕毀伊核協議不得人心,不僅損害歐盟的利益,其違反契約精神的霸權行徑在道義上完全站不住腳。所以,從伊核協議撕毀之初,法國就一直在聯合英德兩國勸導伊朗,甚至不惜以“150億美元信貸額度”作為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的交換條件。這充分表明了歐洲求和避戰的心態。


八國聯軍進海灣,伊朗將被圍毆嗎

2015年9月俄羅斯軍隊進乂敘利亞

但根本的原因,是世易時移,是當今世界已經不是美國為所欲為的世界。歐洲現在不能唯美國馬首是瞻,還要看看中俄的臉色。

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一個發生在敘利亞,一個發生在朝鮮。

在美國支持叛亂分子妄圖顛覆敘利亞政府之初,全世界的輿論都認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將步利比亞卡扎菲的後塵。我預言巴沙爾能夠挺住,因為巴沙爾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同於孤立無援的卡扎菲或薩達姆。在美國貪得無厭地顛覆烏克蘭之後,被逼到牆角的俄羅斯徹底覺醒了,於是出手援助敘利亞當局。美國從此走下神壇。

美國在敘利亞的失敗,毫無疑問會讓歐洲意識到,跟著美國去打伊朗,必將是一場贏不了也輸不起的戰爭。歐洲沒有理由參與一場註定損人不利己的賭博。


八國聯軍進海灣,伊朗將被圍毆嗎

金正恩與文在寅

朝鮮在核試之初,也曾像伊朗一樣,與美國簽下終止核試的協議;但在銷燬核設施之後,換來的也是伊朗一樣的遭遇——美國撕毀核協議。在經受幾十年不消停的制裁威脅之後,朝鮮事實上擁核了。事實證明,一味的制裁威脅,只會事與願違。

美國在朝核問題的失敗,同樣毫無疑問會讓歐洲意識到,朝核的歷史很可能會在伊核重演。如果伊朗擁核,相比起美國,歐洲將是是更大的受害者。

無論是戰爭,還是伊核,都是歐洲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對於歐洲來說,避免戰爭,終止伊朗核試,才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法國曾經表示,會在歐洲拉出一支獨立的隊伍在中東地區保護安全。所謂的八國聯軍入中東,更可能是歐洲獨立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