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劉墉老師學習,做有智慧的父母

【導語】初中時候讀過一本書,很喜歡,記得書名叫做《尋找自己》,後來又買了這個作者的另一本書,叫做《WHY NOT?給自己一點自由》,很羨慕作者的經歷,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像是對於外面未知世界的嚮往,跟著作者走進美國流浪所,走進北極冰屋,陪著他休學,陪著他用自己掙來的錢做公益,這些,都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夢。

這兩本書的作者,就是劉軒,作家劉墉的兒子,《我是演說家》的冠軍獲得者。

《我是演說家》劉軒出來的時候,這個留著鬍子,有些不修邊幅的中年男人,實在無法跟我想象中的那個叛逆少年聯繫起來,可聽完他的演講,是的,這是我記憶裡那個肆意瀟灑、勇闖天涯的少年,只是走遍時世界的他,更加溫和儒雅了。

跟劉墉老師學習,做有智慧的父母

經常在悟空問答裡看到有人問,那些讀過貴族學校的孩子後來怎麼了?那些被專家輔導過的孩子後來怎麼了?那些教育實驗的孩子現在怎麼了?

別人我不知道,但在教育家劉墉老師的培養下,他的兒子、女兒現在都非常優秀,而他的教育方式,也並非那麼深不可測。

為人父母,需要一些大智慧。

時隔多年,無意間在電子書城搜索育兒的書,看到劉墉老師寫的一本《少爺小姐要爭氣》,立刻下載下來閱讀,裡面一個小故事,蘊含著做父母的大智慧。

女兒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演奏會,到達演奏會現場的時候才發現記錯了場地,父親用大衣包住穿著演出紗裙的女兒,握著她的手給她安慰,母親找車問路,最後,在女兒節目演出的前一分鐘到達現場,雖然演出有瑕疵,但還是順利完成了表演。

在迷途的那一個多小時裡,沒有人怨,沒有人責怪,沒有人慌亂,你一句話也沒說,安安靜靜地站在冷風裡等車。

我相信你一輩子不會忘記今天的。這是我們在陌生地區,共同面對困難的經驗;那一刻我們變得更堅強、更團結、更警戒,而且更彼此體諒。

在遭遇窘境的時候,全家人堅強、團結、彼此體諒,而沒有抱怨,沒有責怪,沒有慌亂。

這種體諒、團結、不責怪,在我們的家庭,是多麼難得啊,這就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很可能全家慌亂,互相責怪,甚至有些家長把問題一股腦全算在孩子身上,遇事慌亂、推諉責任,也是家長給孩子的榜樣,是負面的榜樣。

所以為人父母,時時刻刻應該記得,希望孩子長成什麼樣子,你自己就要做什麼榜樣。

黃磊女兒黃多多頻繁因為頭髮顏色而上熱搜,多媽發微博贊女兒打耳洞的勇氣,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而多多的優秀也是有目共睹,從小就可以跟外國人流利對話,自己讀英文書,寫英文劇本,更是在《爸爸去哪兒》那麼小的年紀就表現出來很高的情商。

來自父母的包容,讓孩子在自己羽翼保護下放縱任性,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放任不管,而是小小放鬆後的繼續努力前行,就是父母教育的智慧。

為人父母,還需要一些小聰明。

劉墉老師曾講過一個關於劉軒小時候叛逆的小故事,當時的劉軒非常不喜歡學習,更不願意父母一直督促他學習,劉墉就跟他說“你可以不用學習,我也可以不管你的學習,但你得保證你每次考試都考0分,多一分都不可以,而且不能交白卷,每一道題都得答。”

劉軒想,考0分還不容易嗎?可後來才發現,非但不容易,還很難。

要每一個題目都準確的答錯,實在是不容易,劉軒只能比平時更加努力,非常認真的學習,才能確保每一個題目都精準的不答對,其實跟考100分所要付出的努力是一樣的。一個學期下來,劉軒妥協了,好吧,我聽你的,認真學習,不再要求你不管我了。

跟劉墉老師學習,做有智慧的父母

故事看起來像是個笑話,可這卻是劉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耍的一個小聰明,一點點小心機,讓孩子乖乖妥協。

胡可在一檔綜藝節目裡也談到過她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每次當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我都要第一時間衝過去,抱住他,拍著他的後背,跟他說“好了,好了,我知道,我知道!”然後他就能很快安靜下來。其實我根本什麼都不知道,但我也一定要表現出很理解他的樣子。

跟劉墉老師學習,做有智慧的父母

這也是胡可沙溢夫妻一直能很好的跟孩子相處,也能輕鬆處理兩個男孩子之間問題的一個小心機。

孩子的教育不是紙上談兵,而且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看起來很輕鬆的方式,聰明的解決問題。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才會說》這本書裡,就介紹了很多跟孩子交流的小聰明。

比如說,當孩子生氣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不是立刻責備批評,而是用理解他的語氣詢問“我想你一定是非常非常生氣!”“我想你一定希望這件事沒有發生過!”,共情的語句常常很容易就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主動傾訴。

其實這就是教育的小聰明,其實也是教育的大智慧。

再小的心機,都需要非常用心

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你眼中的天使寶寶,都是父母努力的成果

李玫瑾教授說“當你告訴我一個孩子有什麼表現的時候,我就能倒退他有什麼教育背景,這些都是有因果關係的。”

孩子舉頭喪氣的拿著試卷回家,父親看到孩子回來了,挺開心,然後發現考試卷子,拿起來,一看,53分,舉起手把卷子甩在了孩子頭上“你怎麼考的?你是怎麼學的習呀?”“你怎麼這麼笨?”“我這麼辛苦供你,你怎麼一點都不好好學習?”然後一腳踹在孩子身上。

這是我曾看到過親戚家的一幕,孩子哭著進屋了,爸爸還在罵罵咧咧,無非就是孩子太笨,孩子不爭氣,怎麼這麼難教。

可是等了又等,也沒等到爸爸真的拿起試卷,看一看孩子怎麼沒有考好,是哪裡不會,也沒有跟孩子有任何心理交流的意思,直到吃完晚飯,爸爸心情好了點,彷彿剛剛的打罵沒發生過一樣,開開心心的帶孩子買零食去了。

很想問問這個爸爸,你是在用語言暴力帶娃嗎?你在質疑你的孩子的時候,為什麼不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用心在教養自己的孩子?

教和養,都是父母的責任,教育,責任更重大。並不是所有的管教約束都能稱之為“教育”,做父母,總要用點心思,才能更好的把孩子教養成人。

多多任性愛美的背後,黃磊對她的教育一刻也沒有放鬆;劉軒叛逆考0分的時候,劉墉肯定也徹夜難眠考慮怎樣才能聰明的扭轉他的心態;胡可不問原因的給予擁抱安慰,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是在為人父母后不斷地學習才能做到。

看到劉軒在演講臺上自信的演說,回想那些自己曾經非常羨慕的他的經歷,看看身邊不斷成長的孩子,我覺得,我應該跟著劉墉老師,再多學習一點教育的智慧。

我是妮妮公主媽,一邊職場,一邊帶倆娃,沉迷了各種育兒知識,快來關注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