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街道“莊稼醫護隊”農業生產一線顯身手

在鄭山街道農村的種養大棚和田間地頭,總會看到一些忙碌的身影。農作物、蔬菜、瓜果等生長過程出了問題,只要一個電話或一個微信,他們就會像“醫生”一樣,第一時間出現在田間地頭和蔬菜大棚,把脈問診,幫助農民群眾釋疑解惑,提供科學可行的綜合防治方案。

為滿足農民群眾對農業科技知識的需求,鄭山街道成立由農技、林業、水利、農機等部門的技術骨幹組成“莊稼醫護隊”,廣泛吸收各村居老科協會員、農村黨員中經濟能人、種養能手、土專家等優秀人才。“莊稼醫護隊”定期開展農業知識普及、諮詢活動,組織成員外出參觀學習新技術,聯合科協邀請農科專家到街道講課傳授技術。他們經常巡邏在田間地頭、農業生產第一線,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莊稼醫生”。

鄭山街道把“莊稼醫生”分成多個小組分包村居,將其姓名、專長、聯繫方式等印製成宣傳單派送到每家每戶。他們除了給所分包村居的群眾提供諮詢、釋疑解惑外,還指導群眾及時疏苗、追肥、打藥,促進莊稼健康生長。在“莊稼醫生”的指導下,在新村400畝小麥高產示範田推廣小麥精播和半精播技術,在小麥生長期實施“一噴三防”,有效預防了紋枯病、白粉病、赤黴病、根腐病、黑穗病等,實現了小麥生產優質、高產、高效;在“莊稼醫生”的建議下,在果園推廣使用壁蜂投粉、懸掛殺蟲燈和粘蟲板、覆蓋防鳥網等新技術,讓果農得到實惠;在街道4萬畝玉米的生長期,“莊稼醫生”指導農戶對玉米密度偏大的地塊,要根據地力拔除弱苗、病苗,剔除稠苗,對密度不夠的地塊,要採取大苗移栽、雙株留苗等措施,在追肥技巧上做好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鉀配合,實現每畝玉米產量1500斤以上;宅子村“莊稼醫生”劉文建幫助村裡3個貧困戶建起了蠶棚,給予科學的技術指導和小蠶防病指導,使蠶繭產量提高,貧困戶年收入均達到1萬多元。

今年以來,“莊稼醫生”已接受群眾來訪150多人次,解答群眾技術諮詢300多例,舉辦農業科技培訓班5期,深入村居實地指導農民科學種養達600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