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在過去的36年,聯想歷經風雲

,成長為全球IT設備的領導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彷彿將整個時代分為截然不同的兩段:疫情前與疫情後的“新常態”。這種巨大的轉變讓許多企業猝不及防,活下去成為他們短期內的唯一目標;而另一些企業卻在尋找危中之機,求變求新。縱覽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長史,沒有哪一家企業不是善於因時順勢,自強不息。正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4月14日舉行的首次全球線上誓師大會中提到:“那些沒能摧毀我們的,終將讓我們更加強大。”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4月14日聯想舉行線上全球誓師大會


回顧聯想36年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每隔數年就會進行一次“嬗變”。從1984年至1994年,聯想從事跨國品牌在中國的分銷與代理;從1994年至2004年,聯想建立自主品牌,成為中國個人電腦市場第一;從2004年至2014年,聯想收購IBMPC業務,開始國際化,成為全球個人電腦第一;而從2014年開始,聯想併購了IBM System X和摩托羅拉移動,聚焦於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和行業智能3S戰略,進行自身業務的智能化轉型。


所以,當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聯想原本的發展節奏時,歷經風雨的楊元慶顯得格外冷靜。“偉大的企業必經無數磨礪,而聯想已經做好了準備。”在《為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行貢獻力量》的署名文章中,楊元慶表示:“雖然疫情在短期內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一定衝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像一面稜鏡折射出中國製造業未來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方向。”


這種自信也體現在聯想2020年2月份發佈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上:聯想營收達到993億元,稅前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1%,連續十個季度增長。值得一提的是,PC業務作為聯想的“基本盤”,在全球PC市場面臨增長停滯的大環境下,聯想保持全球第一併做到了“逆市增長”。此外,聯想轉型中的新業務也展現出潛力,這與2019年楊元慶提出的3S戰略不無關係。無論是前幾個季度的財報,還是2019年底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3S”都是聯想的核心關鍵詞。事實也證明,3S戰略助力聯想的軟件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0億美元,同比漲幅達41%,智能物聯網業務更是取得了278%的同比增長。


作為聯想集團長期踐行智能製造,並推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的見證者,e-works數字化企業網通過本文來解讀聯想集團的創新轉型實踐和3S戰略如何落地。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2019年11月舉行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

(LenovoTech World 2019)


01


打贏復工復產保衛戰


此次新冠疫情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2月製造業PMI環比下降14.3%。如何克服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的影響,強化供應鏈管理,全面復工復產,驅動業務增長,是當前企業面臨的緊迫問題。


“早在春節前,聯想就意識到疫情可能對供應產生影響,在春節前就全力‘囤貨’,無論是生產所需的各種零部件還是產品包裝,均儲備了幾個星期的用量。同時,主動與全球供應商和客戶保持溝通,制定採購和交付方案,保障持續供給。”楊元慶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

“正是由於這些充分準備,當供應吃緊時,聯想受的影響較小。”


聯想集團在全球有33個製造基地。2月初,聯想就實現了除武漢、成都工廠外其它工廠的復工復產,並於2月8日發佈“共享員工”計劃,提供包括電腦、服務器、手機等的組裝、包裝等臨時工作機會,涉及的城市包括武漢、合肥、深圳、惠陽、成都,幫助中小企業扛過困難期。作為本次國內疫情的主戰場,武漢也是聯想製造的大本營之一,位於東湖高新區的武漢產業基地是聯想目前在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截至3月31日,聯想武漢產業基地已實現萬人到崗,全面復工,並在4月初全部恢復滿產。


在推進自身有序復工的同時,聯想也積極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其它骨幹企業復工復產。楊元慶表示:“在本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論是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辦公還是智能製造、智能科技都迸發出驚人的能量。”

例如,三一重工通過採購、物流、服務等多個環節的努力,數千名三一集團的管理和研發人員使用聯想M828Z一體機通過辦公桌面雲、研發桌面雲、仿真設計桌面雲等系統,實現了在線協同、在家辦公,在家中也能訪問存儲在雲端的辦公資料;邁瑞醫療需要大量生產醫療設備支援防疫一線,需要大量PC配合生產推進。在生產、物流緊張時期,聯想迅速響應需求,為邁瑞醫療所需產品臨時開通產線,並派出專車運送,最終以聯想AMD-A6系列產品用於邁瑞醫療器械,支援了全國131家專科醫院。


02


企業的責任擔當


早在1月24日,也就是武漢封城的第二天,聯想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並向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用於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所有IT設備,包含電腦520臺、平板電腦120臺、打印機285臺、桌面IDV軟件450套,服務器2臺,其它設備100臺。

在抗擊疫情的3個多月中,聯想為全國125個城市的醫院、疾病控制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公安部門等防疫一線單位派出236名工程師進行現場支援,確保前線醫護設備和疫情防控指揮系統的暢通。同時,為助力新冠病毒基因組特性研究和疫苗研發,聯想提供超算技術幫助華大基因研究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特性,支持中國科大進行新冠肺炎成因和治療的科研攻關。


這期間,聯想集團以及楊元慶個人也數次進行捐助,在全球的捐助金額已經超過1千萬美元,這個數字還在繼續上升。其中一筆捐助是針對湖北孝感的漢川市2375名貧困家庭的學子。2020年3月26日這些孩子們每人收到了楊元慶的一封信,並獲贈一個聯想平板電腦、三個月90G流量的上網卡以及一年的免費在線課程。據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負責人介紹,整個捐贈行動惠及了包括前述2375名學子在內的總計8185名貧困家庭的學子,此次捐贈屬於聯想公益基金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聯想益學堂”公益項目,由楊元慶個人出資,總價值1000萬元。針對貧困地區孩子們反映的“無平板、無流量、不會用”三大難題,聯想在短短兩週內迅速籌備了電腦、流量卡及簡單易操作的網課,為孩子們提供了“三重保障”。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楊元慶寫給孩子們的信


03


歷經磨礪,實現嬗變


面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壓力、挑戰和不確定性,所有企業都在經歷一場生死大考。楊元慶認為,“所有偉大的企業必定要歷經無數次的艱難磨礪,才能夠從優秀走向卓越。”聯想從1984年成立,一路走來也是跌宕起伏,歷經磨礪。


2004年,聯想面臨內憂外患,國外市場發展緩慢,而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儘管聯想早有發展國際化品牌的思路,但是打通渠道靠一己之力難度很大。當時,聯想只有3%的營收來自中國以外,主要是東南亞地區。經過慎重思考,聯想選擇併購IBM PC業務讓自己“走出去”。雖然當初並不被業界所看好,但這次被楊元慶形容為“蛇吞象”的併購最終大獲成功,成功實現國際化,並於2013年奪下全球PC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在此之後,藉助國際化的品牌影響力和全球化的服務積澱,聯想的移動業務也開始乘風借力,一度僅次於三星,位居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二,全球第四。特別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聯想智能手機銷量激增206%,遠超117%的整體市場增幅。


然而,成功收購IBM PC業務的信心和急於做大移動業務的雄心,導致聯想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問題上顯得操之過急。當時,摩托羅拉在被收購之前已經被谷歌“閹割”了近兩年,價值大大縮水,致使本次戰略收購併未達到預期效果,後來聯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佔有率下滑了很多。就此楊元慶也有過總結,認為低估了不同企業文化和商業模式之間的差異。對此,聯想內部也有反思。聯想移動業務注重創新的廣度而忽視了深度,導致手機品牌混亂。也正是認識到這個問題,聯想高層及時調整移動業務戰略,加大了對新產品的技術研發創新。在常程的帶領下,聯想的手機業務開始逐漸復甦。根據2019 年Q3財報顯示,聯想移動業務(MBG)在收購摩托羅拉之後首次實現盈利。


縱觀整個2019財年,聯想收入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2.5%。在全球IT產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聯想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在是難能可貴。聯想已成為中國企業之中全球化業務最成熟的公司。


2019年11月,《時代週刊》評選出2019年度100大最佳發明。這100項突破性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和思考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智能,或更有趣。其中,中國有兩款產品上榜,包括聯想推出的全球首款摺疊屏筆記本電腦Thinkpad X1。這款產品採用2K OLED顯示屏,具有觸摸感應功能,既可以像平板電腦一樣平放,像書一樣摺疊,也可以像傳統筆記本電腦一樣打開。整個屏幕都是觸摸屏,可以用虛擬鍵盤打字,也可以用實體鍵盤和鼠標。摺疊時大小為9英寸,比大多數小型筆記本更便攜。屏幕很有未來感,它不像平板電腦,而是像一個完整的PC(Windows系統),將於2020年上市。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聯想發佈的全球首款可摺疊屏筆記本電腦


04


聯想之“技”與3S戰略


2019年4月,頂著巨大的市場下行壓力,楊元慶喊出了變革的口號,提出3S戰略。即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和行業智能,將公司願景設定為“智能,為每一個可能”。為深化這一戰略,在2019年11月舉行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進一步細化了3S戰略體系架構,提出“端-邊-雲-網-智”的發展策略,其中“端”即智能物聯設備終端;“邊”是邊緣計算,“雲”是雲計算,“網”是以5G為代表的數據傳輸網絡,“邊-雲-網”構成了智能化的基礎架構;而“智”就是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關於智能物聯網,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聯想不再以PC、手機為核心業務衝市場銷量,而是開始強調智能設備應用場景。例如,智慧辦公、智慧家庭、智能製造等,這些場景的背後更多強調的是設備互聯以及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


關於智能基礎架構,聯想推出了“雙態IT”等建設理念,提供邊緣服務器設備、數據中心與雲計算基礎設施、多雲管理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及5G智能互聯方案,全球銷售額已達60多億美金。中科院間接作為聯想集團的大股東,使得聯想在超級計算方面,擁有其他公司無可比擬的優勢。TOP500組織發佈的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顯示,在全球浮點運算性能最強的500臺超級計算機中,聯想製造的超級計算機入圍174臺,數量超過其他廠商,名列全球高性能計算供應商第一名。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聯想“端-邊-雲-網-智”架構體系

在推動行業智能方面,聯想依託自身智能化轉型積累的豐富經驗,針對不同垂直行業提供端到端的智能解決方案。例如,在2018年貴陽數博會期間,聯想發佈了針對工業大數據Leap系列一站式應用平臺,並建立了工業大數據產業應用聯盟,通過諮詢服務為各行業客戶提供工業物聯網應用所需的定製化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聯想早已在為3S戰略進行佈局。


在2019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推出基於ARM架構的行業智能硬件開發平臺Leez。在邊緣計算端,硬件複雜、成本以及能耗高、難以大面積部署等問題困擾著企業,而工業協議標準的不統一,以及缺乏平臺化的產業應用支持,使得工業智能化應用裹足不前。為此,聯想重構了Leez 行業智能硬件開發平臺,使其更開放、更易於擴展以及成本更低。


從3S戰略提出至今,圍繞這一戰略構建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已經逐步得到實踐和拓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根據聯想2020年2月份發佈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3S戰略中的智能物聯網營收同比增長了278%,智能基礎架構營收同比增長52%,行業智能營收也取得了111%的同比增長。在2019聯想科技創新大會上,聯想數據中心中國區業務宣佈了全新的組織變更,並更名為“聯想企業業務集團”。全新啟航的聯想企業業務集團,將成為助推聯想3S戰略前進的新引擎。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聯想企業業務集團啟航簽約儀式


05


智能製造@聯想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製造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本次疫情中,國內製造業的發展對於穩定全球經濟、供應鏈,保障國際貿易需求,都起到關鍵作用。“中國生產製造的恢復對保持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保衛我們世界工廠的地位至關重要。”在楊元慶看來,受疫情影響,未來的製造業也將進一步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雖然不是每個工廠都需要變成無人工廠,但是自動化、智能化毫無疑問地會大大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也可以更好地在疫情的情況下恢復生產,恢復工作。所以未來製造業也將向著更加自動化、更加數字化、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變革。”

作為一家典型的製造企業,聯想自身也經歷了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過程,而這些過程的實踐為聯想實現智能化業務的拓展積累了實踐經驗。


聯想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ERP、SCM等一系列管理應用系統在中國實施(2004年之前);


第二階段:收購IBM PC業務,走向國際化促使全球戰略平臺的整合實施(2005-2012年);


第三階段:智能化實踐應對“互聯網+”時代的系統變革(2013年至今)。


從信息化到全球化,再到智能化,不斷的業務發展革新需求推動聯想從IT基礎架構到整體智能化轉型。如今,隨著3S戰略的實施,面對製造企業的智能製造轉型探索,

聯想提出了“四化”目標和五大能力,即產品個性化、供應協同化、服務主動化、決策智能化。五大能力為:互聯互通、柔性製造、虛實結合、閉環質量和智能決策。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聯想推進智能製造的“四化”目標和五大能力

作為一家高科技製造企業,聯想持續多年開展智能化實踐。例如通過AI Lab與工廠結合,聯想已經構建了一系列產品和應用場景,

包括智能服務供應鏈預測、智能物流費用管理、智能排產規劃、智能產品缺陷檢測、智能裝箱規劃與智能全球服務等。


以APS智能排產為例,聯想開發了基於多交互增強學習優化網絡的智能排產解決方案。應用該方案後,排產耗時將從原來的每天6小時縮短到1.5分鐘,生產效率也獲得了16%的提升。聯想智能排產解決方案首先在合肥的聯想聯寶工廠上線使用,助力聯想智能製造。


在2019年11月舉行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也展示了通過AR輔助國產大飛機的製造案例。在大飛機設計完成後的組裝試飛過程中,工程師會先進行航電測試。聯想自主研發的晨星AR技術可以準確識別機艙中的操作面板按鈕和空間位置,可視化疊加操作指示,並智能識別測試輸出結果,自動記錄測試過程,從而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數字化大潮下,聯想的嬗變!

▲ 聯想人工智能賦能智能製造架構圖

要推進智能製造的全面展開,從基礎設施物理的接入到通訊通信、大數據應用、各種工業軟件,以及各種垂直行業的個性化應用,需要大量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生態建設方面,聯想不僅在2019創新科技大會上與英特爾、微軟、VMware等達成合作,攜手共建智能生態。還通過內部孵化和外部投資約110家企業,這其中既有智慧行業的領軍企業,如曠視、深交通、中奧科技等;還有前端和後端的核心部件企業,如寒武紀、芯馳、中科物棲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還與施耐德電氣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基於聯想的工業大數據平臺方案、工業物聯網平臺方案與施耐德電氣的工業設備能力、應用集成能力相結合打造全新的“綠色智能製造”模式,實現IT與OT的融合。今年3月18日,聯想將這一合作進一步推進,與施耐德電氣、AWS、清華全球產業院等生態圈合作伙伴正式啟動“綠色智能製造創贏計劃”。此次“創贏計劃”將集生態圈之力,幫助具有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潛力的中小企業,突破技術與商業壁壘,快速成長為優質的綠色智能製造工程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並加速提升整個綠色智能製造生態圈的智能化水平及創新能力。


06


聯想,在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中

繼續嬗變


作為一家年營收超過3,500億元的全球化公司,在過去36年裡,聯想建立了兩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一是全球化的業務能力佈局,二是基於科技創新與生產製造協同發展理念的卓越運營。如今,聯想業務已遍佈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當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以及複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成為常態時,聯想面臨更大的挑戰。可以預見的是,在全球疫情影響下,聯想需要快速調整規劃PC、手機業務的全球版圖,通過產品創新和市場調整(包括中國市場)保證盈利;另一方面,聯想需要進一步推進3S戰略,加大研發力度實現自身突破。


目前已經可以看到,聯想正在積極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5G作為突破口,大力推動“智慧基建”。在4月14日舉辦的全球線上誓師大會上,楊元慶表示新基建中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5G網絡、人工智能與聯想的3S戰略不謀而合,未來10年要把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成聯想新的核心競爭力,力爭成為“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聯想以自主研發的Leap系列平臺軟件產品為基礎,整合了包括終端接入、邊緣計算、時序存儲、數字孿生、實時數據處理和工業大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洞察等在內的核心功能,並且預設多種適應工業場景的人工智能算法,為鋼鐵、建材、電力、新能源等流程製造企業,以及汽車、精工機械和電子家電等離散製造型企業構建了完整的“數據智能核心平臺”。


在人工智能領域,聯想AI Lab確定了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及智慧數據、AI訓練平臺、AI開放創新平臺六大發展方向。在聯想內部,已開始利用AI技術實現需求預測優化和供應鏈管理,並向外輸出LeapAI、LeapML等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平臺。


在5G方面,聯想早在2015年就開始佈局,目前5G相關的全球專利申請已接近500項。在今年1月舉辦的CES展上,聯想發佈了全球首款5G電腦。這款“Yoga 5G”筆記本電腦搭載高通驍龍8cx 5G計算平臺,首次將5G連接功能從智能手機領域拓展到高端計算領域。


爭當“新基建”的“奠基人”背後,則是聯想對創新研發能力的持續重視和投入加強。截至2019年8月,聯想已獲得專利數27,000個。在聯想的57,000多名員工中,科學家、工程師等研發人員達1萬人以上。目前,聯想在全球擁有15個研發中心,分別位於美國的硅谷、芝加哥、羅利,德國的斯圖加特,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印度的班加羅爾,日本的橫濱,澳大利亞的悉尼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合肥、深圳、武漢、成都和香港。


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因疫情孕育的數字經濟新業態也將激勵更多的行業加入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在全球線上誓師大會上,楊元慶為新一年的聯想樹立了新的目標:個人電腦業務保持全球冠軍地位;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營業額同比增速高於市場20%以上;行業智能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營業額實現雙倍增長;軟件與服務業務總體營業額增長20%以上。


在過去的36年,聯想歷經風雲,成長為全球IT設備的領導者。而面對疫情導致的全球產業鏈變局,期待聯想能夠把握危中之機,在推進自身和產業智能化變革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讓更多的可能成為現實,在嬗變中實現躍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